出版品

二二八通訊/2019年9月號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這兩年的工作要點之一,就是進行二二八轉型正義報告的研究工作。在團隊同仁及基金會外專家學者的協助下,在去年年底跟今年的7月,先後舉行了期中和期末報告的研討會,總共撰寫的文稿超過60萬字以上。目前正準備將第二階段的文稿也送請專家學者審查,併同第一階段完成的稿件再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進行全面性的順稿,而後即可付印。這樣,也算完成了二二八轉型正義報告稿的階段性工作。
- 董事長的話──朝向「轉型正義」前進
- 執行長的話──傳承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 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國際研討會
- 真人圖書館 莊永明「讀歌:禁歌史學堂」&黃惠君「凝視傷痕與罪證:二二八國家館與台北館的策展故事」
- 他們的年代:臺展92│迸發的璀璨--陳植棋生平展/a>
- 偉大而美好的種籽:重繪二二八看見人民迸發的力量創作畫展--地方巡迴展 嘉義展場開幕茶會暨嘉義地區二二八家屬訪慰與座談
- 2019二二八追思紀念法會

二二八通訊/2019年6月號
1949年5月19日陳誠頒布戒嚴令,隔日台灣進入戒嚴時期,除了白色恐怖受難者外,言論的箝制、語言的限制等對台灣本土文化造成莫大的傷害,今日我們享有的民主自由,是由太多太多的台灣人民以生命、以青春、以血淚爭取而來的。為能讓社會大眾認識這段歷史的真實面貌,特別規劃「戒嚴70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除了對台灣歷史更加認識之外,也期待大眾對台灣主體意識及民主人權的覺醒。
- 董事長的話──轉型正義與檔案開放問題
- 執行長的話――讓我們一起擁抱咱的母親—台灣
- 二二八事件可能受難者名單第二批公布記者會
- 戒嚴70年系列活動 台灣的噤聲年代
- 台東、花蓮家屬撫慰活動
- 「戰後東亞之和平、人權的記憶與表象」論壇
- 燦爛春日,追思71年前的「濟州四三」
- 二二八事件失蹤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我已化為千風,守護著你

二二八通訊/2019年3月號
封面故事:2017年末促轉條例通過、2018年促轉會正式掛牌運作後,經歷運作上的挑戰及問題,及台灣社會對「轉型正義」議題的共識尚未凝聚,也因此在2018年之中,台灣社會在邁向轉型正義的道路上遭遇不少阻力。基金會期待在新的一年,以追求歷史真相為目標,也期盼台灣社會能理解並尊重受難者家屬的遭遇,一同團結在歷史教育中成長,故以「真相.尊嚴.齊力再向前」為今年中樞儀式的slogan。
- 董事長的話――年度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 執行長的話――三月大水
- 2019年真相‧尊嚴‧齊力再向前──二二八事件72週年中樞紀念儀式
- 二二八各地紀念活動
- 真人圖書館──為何二二八平反30年還走不完?
- 國與國之間的人權交流
- 從畫作認識二二八──期待台灣的和解共生──「偉大而美好的種籽:重繪二二八看見人民迸發的力量創作畫展」開幕式
- 熙來人往的火車站,二二八事件中的殺戮戰場⋯⋯「悲情車站.二二八」特展開幕

二二八通訊/2018年12月號
封面故事:本會於今年四月中旬起開始推動二二八事件真相調查報告的撰寫,並於今(2018)年11月4日,假本館一樓展演廳舉辦「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研究論壇,以作為該報告撰寫之初步成果發表及交流平台。(活動詳情請參閱P4。圖:1987年3月7日,鄭南榕、陳永興領軍的隊伍來到彰化縣遊行,遭到數百位鎮暴警察用無情的警棍毆打,陳永興醫師的眼鏡被打破,鄭南榕與許多民眾也飽受棍棒毆打受傷。攝影/宋隆泉)
- 董事長的話──追尋二二八可能受害者的意義
- 執行長的話──明天過後
- 「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研究論壇
- 二二八撫慰與精神之所在──探視受難者及家屬聯誼活動
- 人權,是國際共通的語言──韓國全南大學5.18研究所與韓國釜馬民主抗爭代表團蒞臨本會進行人權國際交流
- 「讓扎根也行傳承,親愛的老師」──2018年人權教師研習營
- 用台語流行歌連結我們對台灣歷史的記憶──台灣歌謠音樂祭.草地音樂會

二二八通訊/2018年9月號
封面故事:今日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往昔的台灣教育會館,曾是舉辦16回台展的會場,也曾是台灣美術運動的重心,這裡承載了許許多多台灣歷史、美術及藝文發展上重要的事件與時刻。自2017年舉辦「他們的年代」系列活動,今年2018年「他們的年代:台灣文藝復興」系列活動,除了仍以台展為重心外,更帶領大家認識1930~196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及文壇重要作品,喚起那段在教科書上消失的台灣歷史,撥見那時在台灣藝文歷史上的璀璨光芒。
- 董事長的話──二二八事件與國際人權交流
- 執行長的話――真人圖書館
- 真人圖書館──人生永不停格的蔡焜霖
- 時代下的電影視角──萬仁談著《超級大國民》
- 2018年二二八追思紀念法會
- 戰後台灣自由民主與人權的發展──薛化元董事長於2018年8月23日日本廣島大學台灣研修團來館見學講演內容
- {他們的年代:1930~1960台灣文藝復興}系列活動:撥見台灣藝文歷史上的璀璨光芒

二二八通訊/2018年6月號
封面故事:今(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本基金會業已展開二二八事件轉型正義的相關研究,從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迄今,台灣歷經了戒嚴、白色恐怖時期、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解嚴到政府頒布施行二二八賠償條例等等,在許許多多前輩多方奔走爭取之下,享有今日台灣的自由人權與民主和平;在未來,二二八轉型正義報告初稿完成後,正是轉型正義的開始,相信在各界的推動之下,真相必定會越來越清楚,責任歸屬的調查也將越來越明朗。
- 董事長的話
- 執行長的話――祝年輕人服役愉快
- 讓無墓可掃的悲慟能得以被安撫——2018年二二八事件失蹤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 和平之花於記憶中綻放——濟州4.3犧牲者70週年追悼式
- 轉型正義的路上,借鏡德國經驗——德國史塔西特務檔案局局長來訪交流
- 該改的不只是446條「中正路」!留德博士談《促轉條例》不足 台灣能做的其實更多(下)
- 李榮昌先生對李藍慎女士的悼念~續篇
- 《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書讀後感

二二八通訊/2018年3月號
封面故事:二二八事件71週年中樞紀念儀式,以「時代轉型.正義無懼」為主題,期盼71年前台灣歷史上最沈痛的傷痕,能隨著2017年12月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與今(2018)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掛牌運作,真正落實檔案開放及清查,加速理解真相、釐清責任,邁向臺灣歷史的曙光,追求時代間與世代間的轉型正義。
- 董事長的話――正視下一階段檔案整理的工作
- 執行長的話――傷痕二二八
- 時代轉型.正義無懼——二二八事件71週年中樞紀念儀式
- 二二八事件71週年 各地紀念活動精選實記
- 重見黑暗時代中的璀璨火花——《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新書發表座談會
- 該改的不只是446條「中正路」!留德博士談《促轉條例》不足 台灣能做的其實更多(上)
- 走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重返1947年——與台北市政府合作「跨越時空~重返1947二二八」實境遊戲教材發表並正式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
- 李榮昌先生對李藍慎女士的悼念

二二八通訊/2017年12月號
封面故事:2017年8月20日至10月29日的「他們的年代:重返1930年――秋惠文庫收藏繪畫展」中,最為醒目的即為郭雪湖1932年的彩墨作品「薰苑畫稿」。從1927年到1936年所舉辦的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中,台灣美術精湛又多元的畫藝除令人驚艷之外,作品背後娓娓道述著那個年代的文化、生活,以及凝聚台灣藝術家的共同體意識,亦創造出「台灣美術」的理想。在台展90系列的四場講座中,不同主題,多種面向,回顧了近百年前台灣人追求自我定位足跡(封面取用畫作局部)。
- 董事長的話――正視檔案開放的可能問題
- 執行長的話――化危機為轉機
- 回顧秋豐發新芽,台灣文藝再復興――台展90系列講座
- 《治史起造台灣國—張炎憲全集》新書發表會
- 《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
- 2018年,讓人權教育扎根
- 志工同仁的林本源園邸及李梅樹紀念館見學之旅
- 以同理心,追尋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
- 二二八心靈重建的途徑――生命書寫,藝術療傷課程之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