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出版品

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

image.png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台灣本土菁英除了透過台北及各地成立的處理委員會,和陳儀及各方軍政當局進行溝通、協調,追求政治經濟改革及解決事件衝突的方法之外,也有採取武力抵抗希望可以保衛鄉土的做法。在台中成立的二七部隊,便是在台灣中部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在二七部隊成立組成之際,原本與對抗陳儀以及後續來台鎮壓的武裝部隊有密切的關係,之後為了保全並避免台中地區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與犧牲,轉而撤往埔里。其後再與國民政府軍隊發生部分的武裝對抗後,最後選擇解散、撤出。二七部隊是台灣菁英和年輕人為了保衛自己鄉土的努力作為,本來就應該是二二八歷史探究的重要一環。不過,由於牽涉到武裝抵抗的部分,在過去二二八事件被迫噤聲的時代,相對地更是屬於被迫「失憶」的部分。而在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 30 年之際,事件「出土」之後,探究真相自然是相當重要的歷史工作,就此而言,如何進而挖掘、釐清二七部隊的歷史事蹟及其意義,便有相當的重要性。

這本由楊翠主編的《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是為紀念二七部隊成立70週年(也是二二八事件70週年)的出版品,其內容是以「2016 重現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文章作為基礎,發展的成果。此研討會原是由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與台中教育大學舉辦,在研討會舉行之後,策劃人及參與研討會的學者,希望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可以進一步促成本書的出版,對本會而言,這本是責無旁貸的責任,因此十分高興得以參與這本書的出版工作。決定出版之後,先經過論文發表人根據研討會討論的結果,進行第一次的修訂,再經過學術審查及修訂的過程,而得以順利出版。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與推廣,是相關研究特別是以民間學者自主性推動的學術研究工作的重要開端,後續能夠有陸續新的產出,配合史料的出土及學院相關研究成果的持續深化、擴大,共同為二二八事件的研究深耕努力。

本書內容主要可分為【專題演講】、【學術論文】與【一般文章】三大主題,分別如下:
【專題演講】:李喬〈二七部隊與台中人民挺身反抗的歷史意義〉
【學術論文】:林瓊華〈背叛與沉冤的辯證──關於謝雪紅離開二七部隊的歷史問題〉、陳瀅州〈戰後台灣歷史小說中的二七部隊〉、蘇瑞鏘〈二七部隊人物初探──以二二八事件後的政治抉擇為中心〉
【一般文章】:彭振宣〈二二八台中二七部隊戰史〉、楊允言〈二二八事件時的台中師範學校〉、廖建超〈等不到歷史回應的中校──吳振武〉

※※一、關於《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本書中,林才壽在二二八事件當時前往台中機場(空軍三廠)交涉「借」武器以及民軍在事件當時的應處作為之論述,當中包含:
(一)作者楊允言於〈二二八事件時的台中師範學校〉一文中提及,「而彰化溪湖自衛隊隊長林才壽帶隊來台中,並接受謝雪紅請託,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空軍三廠,『借』一卡車的武器回來交給市民大會,也讓民軍吃了一顆定心丸。(陳婉真2013)」
(二)作者蘇瑞鏘於〈二七部隊人物初探──以二二八事件後的政治抉擇為中心〉一文提及,「3月4日,台中的官方機構多為民軍所掌控。當天上午,空軍三廠被民軍接管,台中地區的軍事機關進入民軍之手。」【引註之資料來源:賴澤涵、黃富三、黃秀政、吳文星、許雪姬,《「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頁83-91。】

※※二、然而關於林才壽及民軍於二二八事件當時應處作為之相關論述,亦有「林才壽於民軍接管台中機場之前商借武器」(「林才壽先生於1947年3月4日在台中受謝雪紅女士之託而率隊冒死赴台中機場交涉『借』武器)之不同說法,可另外參考節錄如下:
(一)「……而謝雪紅也號召中部各鄉鎮的青年,於三月四日在台中市民館開會。因為那時還是大台中縣,陳萬福是台中縣的參議員,他指示我帶隊前去,他說我們既然成立自衛隊,那裡有需要,我們都要去幫忙,台中也是咱的縣,你們就去吧。……我們到達市民館時,別的鄉鎮已經陸續有隊伍到了,……台中女子學校的學生也出來捏飯糰,準備與會人士的午餐。起先會場很亂,人進進出出,幾乎無法開會,謝雪紅看我們有武器,交待我負責派人在各出入口維持秩序,會議才得以進行……。會後,謝雪紅特別把我叫過去,感謝我們的幫忙……。接著,她說,聽說台中機場接收了一批日本軍隊留下來的武器,她拜託我們去商借。……討論的結果,因為隊員都有作戰經驗,大家同意接受這個挑戰,於是我把結論告訴謝雪紅說,我們可以一試,如果不成功,也是我們的命。……我們果然用這個方法闖進了營地,並押著營內兵員去找隊長,進去時那位外省隊長正在講電話,楊永模以武士刀割斷電話線,我因為考過代用教員略通中國話,告訴他我們的來意,同樣的,我也告訴他現在外面很亂,我是公務員,我們是來借武器,大家一起來維持台中市的治安,我會寫借據給他,等平靜以後再奉還。部隊長一方面被我們短槍長刀的架勢嚇到,一方面也同意我的說法,不但答應出借,還帶我們到軍械庫去搬,並借給我們一台軍用卡車,長槍、子彈,及未開封的手榴彈等裝備一卡車,詳細數目我忘了,反正先搬完再清點。……我們把整卡車的武器運回市民館,除了留下約兩、三箱的手榴彈外,全數交給謝雪紅指定的林姓學生隊長。謝雪紅很高興,又交付我們另一項任務,她說,台中公園旁邊有三棟軍用倉庫,裡面存放接收日軍一些服裝等軍用品,因為無人看館,民眾會去偷,請我們去協助看管,我找我們的隊員指導學生隊維持秩序,一直忙到黃昏後才回到溪湖。」【詳細過程可參考陳婉真,《離亂十載:二二八事件(1940-1950)林才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愛書人雜誌出版,2012),頁13-15。】
(二)「3月4日,台中農學院的學生吳榮興(前彰化縣長),知道溪湖隊有武器,乃回來溪湖,請我們去支援台中市的治安。……為了治安,我們隊員在商量完就答應了。當天,我帶了17、8個隊員去支援台中,武器、卡車也都帶去。那時大肚山上有國軍部隊駐守,我們經過相當的偽裝掩護才到達台中市。當時台中學生隊的本部設於台中市民會館,隊長姓林(名字不知)。我們與林隊長會合後,陸續還有許多各地區來的支援隊,都到市民會館集合。……那個時候,台中所有警察和憲兵隊都撤退,只有一空軍地勤單位有武器,沒有被拿走。林隊長與學生隊乃要求我們去拿,因為要維持治安,就必須有武器。我與隊員商量後,決定一同去『商借武器』……。我們出發時依舊偽裝(所有步槍、子彈等,全部放在卡車上,然後以稻草蓋在武器上面,而隊員穿著便裝,偽裝為農民),並計劃到達營門時,卡車不可停下來,要繼續駛入,因為衛兵不敢朝營內開槍,到達營裡的辦公室門口才停下來。當時我馬上編隊,環顧四方,並命令子彈上膛;之後,我交待一人監視、指揮,我與他們的隊長商量,並說明來意。我向他借武器,但隊長不肯,我依舊向他說明為維持治安所需,並說明受學生隊的委託,且以半威脅的口氣加上簽名借條,他才答應。……我們要走時,隊長竟親自送我們糧食……。我們乃將武器與糧食載回市民會館,到這時,任務方算完成。……後來,學生隊又向我們說,市區公園旁邊有一空軍軍服的倉庫(由日本軍隊接收來的),百姓會去攻倉庫,要我們去保護,直到傍晚,學生隊派人來接班,我們才離開。在返回溪湖之前,林隊長交待明天(3月5日)要在台中市民會館召開市民大會,各地人民都會來,要我們也參加。」【詳細過程可參考〈林才壽先生訪問紀錄〉,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口述歷史(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221-227。】

購買方式:

1.電洽(02)23326228#207李小姐

2.e-mail至evali@228.org.tw,本會依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減免營業稅:期間110年03月31日至120年03月30日止,請填具下列資料:
個人姓名或單位名稱:
統一編號(單位必填):
通訊地址:
聯絡電話:
電子郵件:
購買書名:
購買數量:
網路購書價:新臺幣300元(含郵資)
匯款戶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匯款帳號:臺灣銀行城中分行(004)045-004-738305
ATM:提供匯款帳號後五碼

3.現場購書:
(1)購書價格:優惠價8折計,新臺幣240元
(2)購書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