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線上講堂|
國民政府霸道清鄉!和平島其實一點都不和平!
基隆在二二八事件中嚴重受創,尤其是在事件後的清鄉和綏靖過程中,衝突不斷升級,死傷越來越多。
提及基隆,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和平島,以及基隆港與廟口等觀光勝地,但過去在二二八事件期間,許多地點都曾留下受難者的身影。
而在二二八事件一系列的衝突中,還包括外國人被捲入其中,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段歷史,了解背後的故事。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SCaqGSJ4VAs?si=sj7R1abYDOyXvN7f
-
片長:12分
|二二八線上講堂|
政府的兩面手法!?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元兇?二二八事件的起因不是查緝私菸......
一想到「二二八事件」,大多數人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關鍵字可能是歷史悲劇、社會動盪、政治迫害等,這個事件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是一段令人痛心的歷史傷痕。
過去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討論,往往著重於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爆發衝突的那一槍,但其實是包含民眾著累積許久對政府的不滿,當年2月28日群眾在長官公署前遭衛兵掃射後,更引爆全臺的激奮,進而造成歷史悲劇。
而在事件中,政府又是如何一面與民眾開會,一面又打壓民眾的呢?就讓我們這集的線上講堂來為您說明吧!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q57Df-HmYK4?si=HTACCxJBJXkibIx7
-
片長:12分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成因(上)
為什麼會發生二二八?在1980年代末,言論自由逐步開放,學者們也開始探究起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什麼原因釀成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的本質是什麼?
在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對二二八事件有二套官方說法。
說法一:因為台灣人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
說法二:因為台灣人受共產黨的蠱惑。
然而事實上,其實在1945年終戰時,台灣人熱烈迎接「祖國」,街上張燈結彩、大型牌樓,歡迎祖國的到來,甚至成立「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這部分有圖有真相有資料,因此對於說法一的主張就不攻自破。而「受共產黨的蠱惑」的說法,依真正潛藏在台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說法,當時台灣的共產黨員僅數十名,勢單人少,毫無作用。
在終戰後的1年半期間,國民政府到底是如何治理台灣,讓全台灣從北到南,群情激憤地與政府抗爭?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2022年期間,特別邀請二二八事件研究的始祖、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老師,以史學研究、有憑有據的論述,以淺顯易懂的解說,來告訴你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
主講人: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nE7A9uulIDk
-
片長:53分
-
錄製時間:2022年4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成因(下)
為什麼會發生二二八?在1980年代末,言論自由逐步開放,學者們也開始探究起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什麼原因釀成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的本質是什麼?
在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對二二八事件有二套官方說法。
說法一:因為台灣人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
說法二:因為台灣人受共產黨的蠱惑。
然而事實上,其實在1945年終戰時,台灣人熱烈迎接「祖國」,街上張燈結彩、大型牌樓,歡迎祖國的到來,甚至成立「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這部分有圖有真相有資料,因此對於說法一的主張就不攻自破。而「受共產黨的蠱惑」的說法,依真正潛藏在台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說法,當時台灣的共產黨員僅數十名,勢單人少,毫無作用。
在終戰後的1年半期間,國民政府到底是如何治理台灣,讓全台灣從北到南,群情激憤地與政府抗爭?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2022年期間,特別邀請二二八事件研究的始祖、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老師,以史學研究、有憑有據的論述,以淺顯易懂的解說,來告訴你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主講人: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RWDAasWFdTc
片長:59分
錄製時間:2022年4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的劫掠暴行
談到二二八,大家對國民黨軍隊在臺灣各地的屠殺,都略知一些事件的輪廓,但除了屠殺之外,「劫掠」是國民黨軍憲警在二二八的第二大暴行。本次講座安排《二二八的虐殺與逃亡》作者李禎祥老師,簡述中國民黨軍憲警在二二八事件趁火打劫、四處劫掠人民財產的手法;講述包括二二八劫掠的定義、手段與原因,定義係指「財產權的剝奪」;手段包括打劫、勒贖、騙財、謀財害命、殺人越貨等,分類一一說明;原因則從「中國經驗的移植」切入,探討幾種可能:1.對鎮壓敵國異族的功勞犒賞,2.發揮中國官兵「靠戰爭發財」的野蠻法則,3.對肅奸、劫收的模仿或翻版,4.對「以德報怨」政策的反彈與報復等。最後推論這是一種被縱容的戰爭手段。
主講人:李禎祥/《二二八的虐殺與逃亡》作者,長期研究台灣戰後人權史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hOdD58sqHa0
片長:47分
錄製時間:2022年6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的認知作戰
二二八事件,衝突導火線若是以天馬茶房緝煙事件來看,為何臺北的地方衝突,進而演變成陳儀電請蔣介石派兵鎮壓屠殺?透過史料的統整,了解陳儀當局因應二二八的危機處理,發動一場由「烏龍情報」匯聚而成的「認知作戰」,對象是蔣介石和國軍,重點是將暴動事件扭曲為「日本和中共陰謀煽動的叛亂」,進而點燃中國民族主義的怒火,使國軍模仿日軍虐殺中國人的手段來虐殺台灣人。本講從名詞定義、歷史背景、作戰策略、宣傳路徑、效應結果等面向一一論析,並對「烏龍情報」(對應時下名詞,就是「假訊息」)進行諸多實例的探討。
-
主講人:李禎祥/《二二八的虐殺與逃亡》作者,長期研究台灣戰後人權史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XlBVxBjJnV8
-
片長:52分
-
錄製時間:2022年7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事件期間的縣市長
過去關於二二八事件之研究,多由政府或民眾的角度觀察事件之發展及因應策略;但對於位居第一線的地方行政首長,其在事件前後之作為及因應,則似乎著墨不多,有待進一步剖析。
二二八事件期間,民眾高呼「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外省人」等口號,政府官員、軍警等多棄職逃躲,可見行政長官公署暨縣市長的施政作為,並未得到民眾認同。事件期間,縣市長或訴諸軍事鎮壓,或與處委會合作、對抗等,以致各地受創情況差距頗大。
各縣市長於二二八事件爆發之際,如何看待民眾的抗爭事件?事件期間做了什麼防範措施?扮演何種角色?事件後又是如何自處……等等,當時縣市長們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定位與作為,在這集的二二八線上講堂中,邀請國史館修纂處歐素瑛處長來分析說明,希望藉此對戰後初期臺灣各縣市首長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與因應態度有更適切而周延的了解。
-
主講人:歐素瑛/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Ms-kjZoMpgo
-
片長:1小時7分
-
錄製時間:2022年6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事件期間的縣市參議會
1947年2月27日天馬茶房緝煙事件、2月28日長官公署開槍事件後,民眾進佔臺灣廣播電台,向全臺廣播批判陳儀政府貪污腐敗、民不聊生,並號召民眾起而驅逐各地官吏以求自存。因此全臺先後知悉臺北發生「二二八事件」,政治抗爭行動乃蔓延全省。
所以3月1日至3月7日之間發生什麼事?
台北市參議會為反應民意,邀請台籍國大代表、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在中山堂召開大會,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會中決議推派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省參議員王添灯、國民參政員林忠為代表,提出解除戒嚴、釋放被捕民眾、軍警不許開槍、官民共組處理委員會等數項要求,並由陳儀向全台廣播。陳儀全予接受,但認為應定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處委會」)。此即該委員會得名之由來。嗣後,處委會3月4日決議擴大處委會為全省性組織,並通知各縣市參議會,組織處理委員會,協助維持秩序,並提出政治改革要求;也因此各縣市參議會參議員為各地處理委員會最主要的組成成員,也是與政府當局的關係頗呈緊張、對立的單位。
3月8日國府軍隊登陸後,陳儀於3月10日指處委會為非法組織,飭令立即撤銷,並開始逮捕、槍決臺籍政治菁英,不少縣市參議員名列「叛亂要犯」、「叛亂首要」。
在政府當局或情治人員眼中,二二八事件的起因及蔓延擴大,是因為「奸黨煽惑」;而煽惑之「奸黨」,則直指處委會(含地方分會)成員,即各縣市參議員,這些縣市參議員是民眾代表,更是被政府當局視為親日、媚日的「御用紳士」,利用處委會煽動「暴動」;陳儀3月7日打電報給蔣介石,說「少數日本御用紳士,利用機會煽動並集合退伍軍人反對政府,公然發表叛亂言詞」,憑空捏造這些處委會成員為日人所留下來的遺毒或奸黨,以致在二二八事件後期,這些處委會成員被捕、被通緝,牽連甚廣,影響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甚大。
過去關於二二八事件之研究,大多由政府或民眾的角度觀察事件之發展及因應;對於民意機關的討論,明顯偏重省級的臺灣省參議會;而各縣市參議會的本土政治菁英,其在事件前後之作為及因應,亦僅有部分縣市之討論,尚乏全面性的分析探討。在這集的二二八線上講堂中,邀請國史館修纂處歐素瑛處長來解說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各縣市參議會在事件中的作為與遭遇。
-
主講人:歐素瑛/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FR7FPWd3cYw
-
片長:1小時24分
-
錄製時間:2022年6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新聞傳播學者與二二八研究
對經歷二二八事件的人,影響可以有多久遠,傷痛可以有多深?
以一介受訓練要客觀、也向以研究對象為客體的傳播學學者,親眼目睹曾經歷戰前戰後時代的自家老父,臨終前除了受鼻咽癌病痛折磨,復受二二八事件期間遭遇之陰影糾纏折磨,驚覺二二八對台灣人的傷害,竟遠比已知深沈,自覺體認到無法再以二二八研究為單純客體,毋寧是攸關自己生命的研究。因研究之故蒐羅到早期二二八事件相關報導之舊報紙,進而日後向國科會提案,及彙編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之勞作,此絕非偶然因緣際會,實乃刻意對兩三代台灣人生命之探索。我們一同透過一位學者的學術歷程及人生經歷,理解到二二八事件對經歷過的台灣百姓影響是如此深遠......
-
主講人:林元輝/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8EWqBg-_RWA
-
片長:1小時11分
-
錄製時間:2022年7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研究的新聞傳播面向
對於史學研究者而言,「報紙」是相當重要的研究素材,能回顧當時的社會整體狀態、能知道當時的人事時地物、能探究事發的過程。
二二八事件從事發的1947年當年,直到1987年之間,在這40年間,「二二八」這三個字幾乎為不能談、不能寫、不能刊載的禁忌,直到1987年由鄭南榕、陳永興及林宗正等人所發起「二二八和平日」運動後才打破此一枷鎖,相關的歷史研究也才逐步開始。而在這不能談也不能寫的40年後,又1990年代國家官方檔案尚未開放的當時,學者們該如何對二二八事件進行研究?1947年2月28日事件爆發後的報紙即是相當重要的研究素材及史料。
由於二二八事件發生年代已久遠,當代的新聞報紙報導及相關史料多已散失或保存不易。有鑑於此,本會於2008年至2009年之間委託時任的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兼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主任的林元輝教授,與從事新聞研究的博士生共同籌劃、蒐集、整理事件發生後官方及民營報紙的相關報導,彙編出版,收錄1947年2月28日至5月15日之間《臺灣新生報》、《和平日報》、《重建日報》、《民報》、《人民導報》、《大明報》、《興臺日報》、《中外日報》、《中華日報》等刊,蒐集以新聞文本為主,兼及報上言論、官方公告及民間啟事,真實呈現台灣戰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背景與官民媒體對屠殺事件不同面向之報導與觀點,提供社會大眾對此事件的反思與體認,並作為日後學術研究與人權教育的素材。這套彙編並於2018年在政治大學的協助下,成了線上資料庫,更便於查詢。(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資料庫:https://contentdm.lib.nccu.edu.tw/digital/collection/228twnews)
2022年基金會也特別邀請林元輝教授,針對二二八事件甫發生之際的報紙新聞傳播這些報紙報社的角色剖析、言論比較及報導方向有初步分類,以及這些報社在二二八事件後遭到搗毀查封的狀況,且相關新聞從業人員成為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者;在國民政府殺戮逮捕新聞工作者的迫害之下,報社的言論立場轉而支持政府,而也在二二八事件之下,幾乎消滅了這一代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在我們擁有言論自由的現今,跟著林元輝教授的解說,來回顧新聞傳播業與新聞工作者在二二八事件中的遭遇。
-
主講人:林元輝/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ekYYKGK7qOY
-
片長:58分
-
錄製時間:2022年7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喚醒自治的黎明——日治時期的臺灣地方選舉
投票、選舉,在臺灣已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先是縣市長、議員等等地方區域的選舉,隔個2年,就會有總統、立法委員或是公投等等全國性選舉。臺灣近代的公民投票選舉,可追朔於何時開始呢?
1895年臺灣進入日本殖民時期,1907年林獻堂就已開始設想臺灣的民眾如何獲得更大的自由,1914年與日本板垣退助伯爵於臺灣成立「臺灣同化會」,也聚集了當時蔡惠如、辜顯榮及林熊徵等等菁英份子加入,來為提升臺灣民眾在日本帝國版圖當中的地位。臺灣1920年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將臺灣分成五個州二個廳的治理區域,在「州」下會設置有「市」、「郡」、「街」及「庄」的行政單位,如此的設置也開啟了臺灣人民對於地方自治的思維;1921年開始,臺灣人民即開始赴東京的大日本帝國國會進行請願遊說,希望讓臺灣能夠設置議會,也就是「臺灣議會的設置請願運動」;1930年起,林獻堂、蔡式穀、林柏壽及楊肇嘉等人成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主張廢除官派市街庄協議員,全面改為普選,並以協議會為地方自治的決議機構。
另一方面,日本國會在1927年已決議讓臺灣能夠有地方自治的選舉,並提撥選舉經費,也是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同步爭取下,臺灣總督在1935年的4月1日發佈了臺灣地方制度改革相關法令,確立選舉制度,於同年11月22日舉行「臺灣地方市會及街莊協議會會員總選舉」,透過選舉的方式選出二分之一名額的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其餘二分之一由官派。
1935年11月22日臺灣首次投票選舉,選舉人跟被選舉人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女性是否能投票?該如何投票?是蓋章還是手寫?鋪天蓋地的宣傳選舉的方式與意義,呼籲合格選民踴躍投票,就在這臺灣首場投票選舉中,促使整體社會對民主得到了啟蒙,投票率高達92%。這集的二二八線上講堂,邀請到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透過大量的早期照片、史料剪報及文物,來述說臺灣1930年代由各方努力爭取而來的臺灣首次地方選舉,以有圖有真相的生動解說,深度了解日治時期臺灣地方自治史的發展與地方選舉。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片長:1小時15分
-
錄製時間:2022年3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樂音裡的摩登臺灣——日治時期的臺灣流行歌(上)
《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的報導中,有段文字:「自格致之學興幾於無奇不有,如日前廣東人攜一琴來大稻埕某茶館,演唱雜劇生旦丑言語聲音件件逼肖,來觀者每人應銀壹角,方得入閱,開場之時則先招呼一句:『請眾位客官坐看!』云云,然後次第演唱,但聞其聲而不見其人,所謂蓄音器者,內地多既製作也」。這是蓄音器、又稱留聲機,在臺灣歷史中最早出現的記載。留聲機在1888年問世,是劃時代的革命,它可以記錄下樂音、記錄下歌聲,也記錄下歷史及文化。
隨著1895年起台灣進入日本殖民時代,留聲機與錄音設備也進入成為臺灣文化的一部分。1925年之前,錄製唱片必須飄揚過海到日本進行,1925年後,日本蓄音器商会在臺灣設置台北出張所,栢野正次郎出任主管,1929年開始推動「古倫美亞」的唱片品牌,從此時期開始,以商業為考量推出所謂的「流行歌」,發行唱片。
這些流行歌唱片的題材形形色色,有影戲主題歌(電影主題曲)、有情歌、有閨怨、有珈琲店裡的歡愉,還有文學作品的創作,有臺語、華語、客家語,更甚至翻唱英語口水歌,從旋律與歌詞中,認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摩登的生活,相當多采多姿;例如我們熟悉的《月夜愁》,正是描述在臺北城三線道的樹影下,等待情人的那份心情。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特別邀請到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來介紹日治時期臺灣流行歌的發展,在講述中也特別分享相當珍貴的早期唱片音檔,並從歌曲旋律及歌詞來講解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化,什麼是「女給」?珈琲店賣什麼?公園裡晚上上演「貓狗戲」?最流行的舞步是タンゴ還是トロット?一同從歌詞裡的關鍵字,窺探當時臺灣文明社會的文化、夜生活及休閒娛樂等不同面向的樣貌。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片長:1小時22分
-
錄製時間:2022年11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樂音裡的摩登臺灣——日治時期的臺灣流行歌(下)
《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的報導中,有段文字:「自格致之學興幾於無奇不有,如日前廣東人攜一琴來大稻埕某茶館,演唱雜劇生旦丑言語聲音件件逼肖,來觀者每人應銀壹角,方得入閱,開場之時則先招呼一句:『請眾位客官坐看!』云云,然後次第演唱,但聞其聲而不見其人,所謂蓄音器者,內地多既製作也」。這是蓄音器、又稱留聲機,在臺灣歷史中最早出現的記載。留聲機在1888年問世,是劃時代的革命,它可以記錄下樂音、記錄下歌聲,也記錄下歷史及文化。
隨著1895年起台灣進入日本殖民時代,留聲機與錄音設備也進入成為臺灣文化的一部分。1925年之前,錄製唱片必須飄揚過海到日本進行,1925年後,日本蓄音器商会在臺灣設置台北出張所,栢野正次郎出任主管,1929年開始推動「古倫美亞」的唱片品牌,從此時期開始,以商業為考量推出所謂的「流行歌」,發行唱片。
這些流行歌唱片的題材形形色色,有影戲主題歌(電影主題曲)、有情歌、有閨怨、有珈琲店裡的歡愉,還有文學作品的創作,有臺語、華語、客家語,更甚至翻唱英語口水歌,從旋律與歌詞中,認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摩登的生活,相當多采多姿;例如我們熟悉的《月夜愁》,正是描述在臺北城三線道的樹影下,等待情人的那份心情。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特別邀請到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來介紹日治時期臺灣流行歌的發展,在講述中也特別分享相當珍貴的早期唱片音檔,並從歌曲旋律及歌詞來講解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化,什麼是「女給」?珈琲店賣什麼?公園裡晚上上演「貓狗戲」?最流行的舞步是タンゴ還是トロット?一同從歌詞裡的關鍵字,窺探當時臺灣文明社會的文化、夜生活及休閒娛樂等不同面向的樣貌。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片長:1小時3分
-
錄製時間:2022年11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成因(上)
為什麼會發生二二八?在1980年代末,言論自由逐步開放,學者們也開始探究起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什麼原因釀成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的本質是什麼?
在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對二二八事件有二套官方說法。
說法一:因為台灣人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
說法二:因為台灣人受共產黨的蠱惑。
然而事實上,其實在1945年終戰時,台灣人熱烈迎接「祖國」,街上張燈結彩、大型牌樓,歡迎祖國的到來,甚至成立「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這部分有圖有真相有資料,因此對於說法一的主張就不攻自破。而「受共產黨的蠱惑」的說法,依真正潛藏在台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說法,當時台灣的共產黨員僅數十名,勢單人少,毫無作用。
在終戰後的1年半期間,國民政府到底是如何治理台灣,讓全台灣從北到南,群情激憤地與政府抗爭?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2022年期間,特別邀請二二八事件研究的始祖、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老師,以史學研究、有憑有據的論述,以淺顯易懂的解說,來告訴你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
主講人: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nE7A9uulIDk
-
片長:53分
-
錄製時間:2022年4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百年戰疫——日治時期台灣公衛政策的人與事(下,1920-1940)
日治時期,日本的衛生行政隸屬於警察系統,因此總督府在臺灣也加以沿用;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行政由警務系統負責執行,在臺灣總督府警務局下設衛生課,各州廳警務系統下則設衛生課或衛生系。其次,為維持臺灣社會傳統習慣,臺灣總督府將地方傳統自治組織「保甲制度」納編,結合警務行政系統,形成臺灣社會基層的行政組織。因此,地方的衛生行政事務,透過警察-保甲組織負責執行,再配合各地公醫以及地方開業醫等醫療系統,形成疫病監控與公衛系統。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片長:1小時16分
-
錄製時間:2022年3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百年戰疫——日治時期台灣公衛政策的人與事(中)
在2021年年末之際,回顧今年因疫情、大幅改變你我生活的那段深刻體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特別邀請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透過珍貴的史料認識臺灣清領時期及日治時期,與疫病相關的事件與政策,認識100年前的防疫政策,以及持續支援公衛政策施行的關鍵人物,以上、中、下集共三集的線上講堂,2021年12月12日晚間8:00線上首播中集,透過線上講座,一同來認識臺灣對抗疫病、自百年前就開啟的戰役。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yhChK65-_rc
-
片長:1小時5分
-
錄製時間:2021年8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百年戰疫——日治時期台灣公衛政策的人與事(上)
在2021年年末之際,回顧今年因疫情、大幅改變你我生活的那段深刻體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特別邀請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透過珍貴的史料認識臺灣清領時期及日治時期,與疫病相關的事件與政策,認識100年前的防疫政策,以及持續支援公衛政策施行的關鍵人物,以上、中、下集共三集的線上講堂,2021年11月6日晚上8:00線上首播上集,透過線上講座,一同來認識臺灣對抗疫病、自百年前就開啟的戰役。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wL8SxnoaFQY
-
片長:52分
-
錄製時間:2021年8月
|二二八線上講堂|
同學,在做什麼?日治時期的學生休閒活動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搭配「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建國中學」特展,特別製作線上講座,邀請日治史研究者王佐榮老師,透過珍貴的日治時期古寫真,專場介紹日治時期的學生休閒活動,認識日治時期教育政策、休閒活動、藝文發展等等當時臺灣的生活點滴,2021年10月3日晚上8:00線上首播,讓我們一同穿越時空,探訪阿公阿嬤的課後休閒活動。
-
主講人:王佐榮/日治史研究者
-
收看連結:Youtube|https://youtu.be/yqAkLCYWJfA
-
片長:1小時11分
-
錄製時間: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