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達邦(鄒族語Tapangu)

主題照片:

原阿里山鄉公所現況(位於左方之達邦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

縣市:
嘉義縣
地址或區域:

現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

plus code :

7QM2FP3X+JQ

地圖 :

簡述:

二二八事件時鄒族人至平地協助維持治安、抵抗國軍等,後撤回山上,但鄒族領袖高一生、湯守仁於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遭清算。

文化資產登錄:
雲林縣
空間種類:
其他
雲林縣
現址保存狀況:

二二八事件時鄒族人至平地協助維持治安、抵抗國軍等,後撤回山上,但鄒族領袖高一生、湯守仁於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遭清算。

遺址類型:
抗爭
衝突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達邦(鄒族語Tapangu)相傳是由noacaciana氏族從Iskiana部落分出的聚落。由於Iskiana部落逐漸衰廢,達邦便成為鄒族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之一。戰後,1946年政府將達邦及特富野部落合併為達邦村,於此設立吳鳳鄉公所(1989年更名為阿里山鄉公所)。二二八事件時,高一生為吳鳳鄉鄉長,曾指派湯守仁率族人下山參戰,後來又收容前來避難的官民。

嘉義爆發三二事件時,警局內的原住民女接線生山中政子將情況回報達邦。鄉長高一生派樂野村警察湯守仁下山瞭解狀況。湯氏赴嘉義後,以電話回報:「嘉義與高雄都在動了,應該可以下山了!」湯返回村落後,率各村年輕、有作戰經驗的族人約50-60位下山。他們攜帶的武器則有兩種說法,一是取自山區派出所或傳統的刀箭;二是日本政府於戰爭末期藏在山裡的武器。

6日晚間,隊伍抵達觸口後,湯指派部分人員留守,以保護山上婦孺。另約40人前往嘉義後,搭乘卡車進軍紅毛埤,與軍隊對峙。待國軍撤退,便奪取紅毛埤軍械庫的武器,前去包圍水上機場。由於民軍和戰難定,湯守仁深感不安,電話聯絡高一生討論後,高氏下令將族人撤回山區。 二二八期間,亦有官民避至達邦。如臺南縣長袁國欽就從山美經高一生的協助,避至達邦山區。但亦有許多參與水上機場之事的平地人隨湯守仁撤來達邦,造成糧食供應困難。

口述資料:

參考資料:

賴澤涵總主筆,黃富三、吳文星、黃秀政、許雪姬執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1994 。

王嵩山,《阿里山鄉志》,嘉義:阿里山鄉公所 ,2001。

許雪姬訪問;許雪姬紀錄,〈鍾逸人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頁33-46。

許雪姬、江淑玲訪問;許雪姬紀錄 ,〈汪成源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頁107-112。

許雪姬訪問;蔡說麗紀錄,〈李曉芳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頁15-32。

許雪姬、江淑玲訪問;許雪姬紀錄,〈武義德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頁91-98。

許雪姬、江淑玲訪問;許雪姬紀錄,〈武青世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頁99-106。

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收錄於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研究所。

張炎憲,《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許雪姬主編,〈柯復興致電蔣少華請詳查暴徒動態〉,收錄於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6 。

許雪姬主編,〈臺南縣辦理事變暴徒情形調查表〉,收錄於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 。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