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鐵路管理委員會

主題照片:

日治時期的鐵道部廳舍(今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縣市:
臺北市
地址或區域:

現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plus code :

2GX6+G9

地圖 :

簡述:

2月28日15時,群眾數百人至鐵路管理委員會、鐵路警察署、第一警察段臺北分駐所、臺北車站等毆打職員、搶奪財物,軍隊亦開槍驅逐群眾,造成財物損失與人員傷亡,居住於宿舍之外省家庭亦逃至美國領事館避難。

文化資產登錄:
古蹟
雲林縣
空間種類:
衙署
雲林縣
現址保存狀況:

2月28日15時,群眾數百人至鐵路管理委員會、鐵路警察署、第一警察段臺北分駐所、臺北車站等毆打職員、搶奪財物,軍隊亦開槍驅逐群眾,造成財物損失與人員傷亡,居住於宿舍之外省家庭亦逃至美國領事館避難。

遺址類型:
失蹤
逮捕
雲林縣
雲林縣
抗爭
衝突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2月28日15時,群眾數百人由太平町及北門一帶,湧入鐵路管理委員會、鐵路警察署、第一警察段臺北分駐所、臺北車站等,毆打職員,造成十餘人重傷,並搶去腳踏車多輛,現鈔數萬元。又據稱臺北車站旅客被毆斃者十餘人。

2月28日晚,居於鐵路管理委員會宿舍的四個外省人家庭(11人),到美國駐臺領事館尋求避難。領事館看守人員將其暫時留置,並通知長官公署此事;公署人員力勸他們返家,其中7人於23時返家,其他四人則待到翌日上午。 鐵路警察署見此事變,隨即電調臺北、基隆、松山等分駐所警員集中於委員匯集職員宿舍警戒。

3月1日,報稱松山機廠工人暴動,松山分駐所警員前往處理。14時,群眾包圍鐵路警察署,警員鳴槍示警,適憲兵隊趕至始得援。群眾向憲兵報稱有兩人遭到擊傷,要求憲兵交涉鐵路警察署繳槍。憲兵隨即帶走警員兩人,又群眾要求派代表一同前往憲兵隊。憲兵隨後隨又要求警察署警員繳槍,據稱群眾見警員已繳出槍枝,便上前毆打警員,並劫奪槍枝而去,造成員警一名死亡、十二名重傷、一名輕傷。

3月1日,鐵路管理委員會的25名外省人,到美國駐臺領事館尋求避難,其中7人被目睹翻牆進入,其他則趁工作人員未注意時進入館區。館外的臺灣人群眾朝避難者扔了一塊石頭,但未企圖跟進。避難者於當晚22時20分由警察帶離。

3月3日,據稱群眾宣稱鐵路警察署拘禁學生八名,並包圍鐵路警察署、燒毀辦公室。

3月4日,交通處長任顯群至鐵路管理委員會關切,召集員工商討營運改進事宜,會中員工推舉徐鄂雲取代人在南京的陳清文,代理主任委員一職,並組織「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要求恢復鐵路營運、改善工人待遇,並以車務處職員張期華為主任委員。除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另有鐵路聯絡室,負責聯絡交通運行、調度列車。 《臺灣二二八事變報告書》稱:「三月四日,奸偽王添灯利用鐵路局員工代表簡文發、張期華於交通處召開會議,煽動鐵路員工罷工,以反對鐵路局長陳清文、並組織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藉以排斥國內人員、反對鐵路國營並組織鐵路聯絡室以妨礙軍運及利用鐵路電話供給叛徒聯絡等工作……」

3月11日,張期華被捕,遭刑求六日,後得營救。此外,簡文發亦遭逮捕、鐵路聯絡室被鐵路警察搗毀、周德雨被押到鐵路管理委員會後門打成重傷。 至於徐鄂雲,則被欲奪回主任委員職務的陳清文檢舉,稱其「私通流氓、袒護暴徒」。徐鄂雲因此遭陳儀召見,勒令其「立即交卸、違則槍斃」,要求其跪地發誓,徐鄂雲為求保命,只得照做。

其他:

林天月,鐵路局臺北辦事處職員,1947年3月14日下班返家途中被捕失蹤,迄今生死不明。

郭耀慶,台北車站職員,1947年3月1日因公外出時,遭國府軍槍擊受傷,並羈押約40日,且隨身財物被奪。

蔡孫綉美,居於台北市延平區,擔任鐵路局飯店會計。1947年3月3日在自宅門前遭國軍槍擊受傷,因需長期治療而喪失原職,且終生不良於行。

闕任貴,鐵路局職員。1947年3月11日外出購食充飢,遭國府軍槍擊受傷,18日後傷重死亡。

圖1:1935年臺灣博覽會紀念台北遊覽案內。

圖2:鐵路管理委員會關聯建築與美國駐臺領事館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3:現在地圖。

圖4: 日治時期的鐵道部臺北工場。

圖5: 日治時期的鐵道部廳舍。

口述資料:

陳坤泉(大同公司職員):

二二八事件時,我二十四歲,家住北門口洛陽街巷內。當天,我去大同公司上班。下班後,在家附近的中華路上,看見民眾去攻打北門的鐵道部,人好多好多,說要去打驛夫。民眾把鐵道部的驛夫拖出來,拿石頭打,阿兵哥驅散不去圍攻的民眾,於是在軍車上架起機關槍,從車上往下掃射,打死許多民眾,流彈還掃死一個嬰孩,那嬰孩住我家前面。



吳克泰(時為臺大學生、中外日報記者):

第二天(三月一日)下午,一隊憲兵分乘幾輛卡車向聚集在鐵路局前面的群眾猛烈掃射,當場打死了數十人。當時,我在延平北路看到死難烈士的遺體被裝在卡車上運走,慘不忍睹。

參考資料:

「臺灣省鐵路警察署代電」(1947年3月3日),〈本會二二八事變案〉,《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5180000M/0036/027.2/1/1/022。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1991年。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淡水河域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別冊》,臺北:國史館、二二八基金會,2011年。

高雄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王興安等譯,《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新北:遠足文化,2018年。

温文佑,《戰後臺灣鐵路史之研究——以莫衡擔任鐵路鐵路局長(1949-196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臺灣記憶,網址: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中研院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935年臺灣博覽會紀念台北遊覽案內〉,網址:https://bit.ly/2IONX6D

中研院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美軍航照影像〉(1945/6/17攝),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pei.html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2018年版航測影像〉,網址:http://www.historygis.udd.gov.taipei/urban/map/

Maptiler,網址:https://bit.ly/2DqFMtH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