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干城營區

主題照片:

日治時期(1931年)干城營區

縣市:
台中市
地址或區域:

現址:臺中市東區南京路,自由路三段,雙十路,進德路所圍繞之區塊。

plus code :

4MRQ+FW

地圖 :

簡述:

二二八事件期間,此處曾為謝雪紅「二七部隊」駐地,事件後也曾為政府羈押民眾之處。

文化資產登錄:
雲林縣
空間種類:
關塞
雲林縣
現址保存狀況:

二二八事件期間,此處曾為謝雪紅「二七部隊」駐地,事件後也曾為政府羈押民眾之處。

遺址類型:
逮捕
據點
雲林縣
雲林縣
衝突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干城營區位在臺中市東區的文化里,在日治時期稱為干城町。在日治時期干城營房竣工前,是分屯大隊營房。竣工後,此地用途為日軍練兵場、射擊場,戰爭期成為日軍第八部隊營房所在地。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此地稱為「干城營區」。二二八事件期間,此處曾為謝雪紅「二七部隊」駐地,事件後也曾為政府羈押民眾之處。

當「臺中三二事件」爆發,民眾進行示威遊行,隔日3月3日發生了民眾與駐軍在教化會館激烈的槍戰。此時,部分由各地來支援的民軍,也同時攻佔干城營區。而其中從埔里來到臺中支援的原住民,將手榴彈掛在褲頭腰帶,爬入今南京路之涵管,進到干城營區丟手榴彈,可知衝突之激烈。由於此地有著日軍之軍品,對於民軍來說,攻下干城營區代表獲得實際的武器火力。民軍接收下干城營區後,3月6日謝雪紅將來自中部各地之民眾武裝隊伍,在干城營區組成「二七部隊」,並以此為駐地。

之後,3月9日國民黨援軍登陸臺灣,展開全面掃蕩反抗勢力。在政府軍尚未到臺中前,3月12日謝雪紅等二七部隊領導幹部,在緊急會商後,為避免市街戰波及市民,於是轉進埔里。國民黨綏靖部隊進入臺中市後,二十一師本部就設在干城營區,並在綏靖時期羈押事件參與民眾,包括楊逵、葉陶、林糊、吳金燦、蔡鐵城、劉闊才等人,都曾被關在干城營區。

干城營區遺址除了是主要軍民衝突地點外,也羈押了中部地區二二八事件參與民眾,他們都曾在此遭受刑求等不人道待遇。

圖:干城營區原址現況

口述資料:

參考資料:

「臺灣警備總部接收總報告書」,《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檔案管理局典藏,檔號:B5018230601=0034=002.6=4010.3=007=001。

〈陳向前致電柯復興報告台中市二二八事件經過及善後觀感〉、〈陳向前向柯復興報告台中、台南及嘉義各地區響應情形及善後處理意見〉、〈王孝順致電台北林先生報告台中暴動情形〉,收於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三)》,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6。

陳彥斌主編,《透光的暗瞑─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17。

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研究報告》(臺北:時報出版,1996)。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藏,「黃秀政二二八事件口述訪談檔案」,黃秀政主訪,〈訪古瑞雲談謝雪紅與二二八事件〉,檔號:A03_02_04_000_009。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我的回憶》,臺北:楊翠華發行,2005。

古瑞雲,《臺中的風雷─跟謝雪紅在一起的日子》,臺北:人間出版,1990。

李喬等撰稿,《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7。

呂東熹,《二二八記者劫》,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6。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