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吳金鍊
吳金鍊
1913~1947
王石定.jpg

台北市人,日本東京青山學院文學部畢業,1934年回台後在當時台灣民族運動、政治運動的機關報《台灣新民報社》工作,先後擔任該報的台南支局長、蘭陽支局長、總社社會部、總社政治部。隨著中日戰爭機化,在日政當局高壓之下,《台灣新民報社》被迫改為《興南新聞》,吳金鍊為該報政治部次長,兼論說委員。

日本投降前一年,台灣總都府強迫全島大家報紙《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興南新聞》、《台灣新聞》、《高雄新報》、《東台灣新報》---統合改為《台灣新報》;終戰後,《台灣新報》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組為《台灣新生報》,由李萬居主持。當時因為絕大部分的台人未諳北京話文,因終戰此初期《台灣新生報》闢有日文版,以為過渡期,吳金鍊為該報日文版總編輯。

當時日文版的記者、編輯,清一色都是台籍人士,是原來的《台灣新報》的人員被留用下來;而中文版的人員,引進較多新人,在同一編輯室,分成兩個陣營,加上又有言語上和習慣的差異,無法互相親近。此外,新來的記者,比本地記者多拿一倍薪水。兩版之間的隔閡,不僅表現在差別待遇,兩版的內容也各異其趣,日文版對於時政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敢於批評、揭露,實有與政府對立的言論,因此遭當局之忌。1946年,該報日文版終於被廢,同時其他的日文報紙也全面禁止。

1947年2月27日延平北路發生緝煙血案,群情激昂,當晚有一批群眾湧到台灣新生報社,要求報社照實報導事件的翔實狀況,但總編輯吳金鍊以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禁止報導當日事件為由,表示難以答應,群眾不滿,揚言放火燒報社,並開始拆下報社招牌。社長李萬居見勢不妙,終於答應報導;以後連續數天,《台灣新生報》都有大篇幅關於各地二二八事件的消息,並且中、日文對照。《新生報》趁機恢復了日文版,社長李萬居還因此受到軍人和警察襲擊,不過由於他具有參謀的軍籍頭銜,因而得以無事,總編輯吳金鍊與總經理阮朝日在數日之後都被捕殺。

3月12日,吳金鍊赴報社上班,黑頭轎車到報社將吳總編輯強行帶走,一去不回。與該報總經理阮朝日一樣,均遭羅織「陰謀叛亂首要」罪名,被國府軍予以逮捕。吳金鍊被捉走後,有數位軍人闖入他的住所,將家中的家具、書籍拋出屋外,任其淋雨,就連當時懷孕在身的吳妻,亦被趕出屋外淋雨,狀極淒涼。

(摘錄自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