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展覽資訊

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北部地區
第一篇:午夜喧囂

發佈日期:
2021-06-19
1500x900_online.png

實體展覽期間:2021年2月21日~2021年5月16日.週二~週日 10:00~17:00(週一休館,恰逢國定假日開館,次日休館)

展覽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樓南翼第2展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指導單位:內政部

主辦單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協辦單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青年共生協會

簡介

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社會烙下一道無法抹滅的傷痕。當時經歷事件的地點及相關建築,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成為認識二二八事件的「二二八遺址」。

這些遺址中,有官方的辦公處所、與民眾密切相聯的生活場域,及人民犧牲受害的地方。本次展覽以空間為主軸,參照檔案文獻及口述記憶對場所、建物、路線的描述,得以更具體而微地串聯起歷史事件從點、線到面的複雜樣貌。

此次展覽以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序與縣市空間的兩個向度,規劃三檔展覽的主題:第一檔以戰後初期的臺灣、1947年2月的事件發生地——臺北市天馬茶房緝煙血案,至同年3月1日臨時戒嚴的景況為敘事主軸;第二檔講述臺北市以西,淡水河以南的臺灣西北部縣市,接連獲知臺北的事件消息後,各地群眾談論如何因應時局、集會商議的情景,以及3月8日國府軍隊上岸後各地展開綏靖與清鄉的情形;最後第三檔為臺北市以東的臺灣東北部與東臺灣的宜蘭、花蓮縣市,在事件期間民間與官方的互動,尤其是基隆港面臨陸軍整編二十一師登陸後逕行掃射與槍決,造成民眾死傷。整體而言,本次展出的遺址範圍,涵蓋大臺北、基隆、桃竹苗,以及東臺灣的宜蘭、花蓮等縣市。

第一篇:午夜喧囂
展覽期間:2021年2月21日~5月16日

1945年10月25日,臺灣作為戰敗國日本的殖民地,統治權力由日本轉移到國民政府,許多人期待這個不同於日本且又陌生的「祖國」,可以帶給臺灣人新希望。然而,受過日本現代化統治的臺灣人,逐漸驚覺新政權——國民政府的統治失當、貪污腐敗,以及公權力的濫用,使人們不滿的氛圍漸漸高漲。

1947年2月27日,查緝私煙不當反誤傷人命,引爆人民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大稻埕的衝突擴大到次日行政長官公署前的衛兵朝群眾開槍,倉皇逃竄到廣播電台的民眾透過廣播「全島放送」,將長官公署前血腥鎮壓的消息散佈全臺,使人民對於國民政府的不滿全面爆發。

  • 臺北市公會堂|中山堂

  • 臺灣省參議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 天馬茶房|南京雙子星大樓

  • 港町派出所|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警大隊檔案大樓

  • 臺北市警察局|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 臺北憲兵隊|憲兵指揮部臺北憲兵隊

  • 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辦公處|統一名廈

  • 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臺北市大同分局延平派出所

  • 專賣局臺北分局|彰化商業銀行臺北分行

  • 專賣局總局|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院

  • 郵政總局|中華郵政臺北北門郵局

  • 鐵路管理委員會|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 人民導報社|撫臺街洋樓

  • 臺灣新生報社|新生報業廣場大樓

  • 臺灣廣播電台|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 保密局臺灣站站長林頂立住宅|豪景大酒店

  • 基隆要塞司令部|基隆要塞司令部

  • 元町派出所|基隆東岸廣場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暫時性軍事佔領),建置行政長官公署和警備總司令部,分掌民政與軍政,同時情治系統(軍統局、中統局)也進入島內。同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臺灣統治權力自此移轉,卻也是二二八悲劇的開端。

戰爭結束、統治者的更替對臺灣人來說,是期待從殖民地的地位中得到解放,希望在政治與經濟民生展現新契機,因而民眾踴躍參與地方自治。1946年4月15日從各縣市參議會選出30位參議員組成臺灣省參議會,以常住臺灣本地的本島人士比例居多,部分為日治時期旅居中國、戰後返臺的「半山」,省參議會是當時少數以臺灣人為主的政治機構。

臺北公會堂
01a (1).png

▲臺北公會堂由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1936年落成,為四層式鋼骨建築,外層貼淺綠色面磚。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01b (1).png

▲現今的中山堂,是開放大眾申請辦理公益性活動的公共場域。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28年總督府拆除清國的布政使司衙門(部分建物移至臺北植物園陳列),於原址籌建臺北公會堂,1936年落成。戰後1945年於此舉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第十五受降區(含臺灣、澎湖)的受降典禮,臺澎由國民政府接管。同年12月,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為官方典禮場合、民意代表議事、民眾集會及舉辦藝文展演之場所。

2001年修竣完成,2019年定為國定古蹟。

事件事蹟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於公會堂大宴會廳舉行。日方代表安藤利吉簽下降書,根據「中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暨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署部字第一號命令」完成受降儀式。在此儀式之下,雖未依據正式國際條約完成主權移轉,然中華民國自此即以國內法統治臺灣。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第十五受降區之受降典禮在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然圖片中公會堂門楣上懸掛的布條,稱此典禮為「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代表國民政府在尚未簽定和平條約,確立主權轉移之前,就已將臺灣視為中國的一省,逕行內政統治。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提供,《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39期,2015年10月29日。

image.png

▲1945年12月,行政長官公署為使民眾「崇敬與紀念國父,加強對三民主義之認識」,通令各地將民眾集會之公會堂一律改稱「中山堂」。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臺灣新生報》,1945年12月20日,第三版。

image.png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由少將參議蔡繼琨籌組並出任團長,1945年12月於中山堂舉行第一次公演,由蔡繼琨指揮管弦樂隊演出。
資料來源:徐麗紗提供。

臺灣省參議會
02a (1).png

▲1931年日治時期落成、舊址町名為龍口町一丁目的臺灣教育會館建築風貌。為能符合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之機能,原建物二樓牆面並未設置大面窗戶。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供。

02b (1).png

▲歷經省參議會及美新處時期多次人為的破壞及改裝,於2007年起進行古蹟修復,恢復日治時期原有的建築風采。

image.png
遺址簡介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各項現代化教育之實施,於1901年創設「臺灣教育會」,1928年規劃興建「臺灣教育會館」,由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1931年5月落成啟用,為當時各式演講會及教育成果展示之會場,也是電影放映與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的場所。

戰後1946年5月臺灣省參議會在此舉行成立大會,1951年底於此重新成立臨時省議會,直至1958年搬遷至臺中霧峰。1959年美國在臺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遷入,1979年中美斷交後更名為「美國文化中心」,直到2002年遷出。

1993年本建物定為市定古蹟,2007年2月28日正式掛牌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歷經古蹟修復及古蹟再利用工程,於2011年2月28日正式開放營運。

事件事蹟

1946年5月1日,臺灣省參議會舉行成立大會,首屆第一次大會會期15日,面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所衍生的問題,省參議員嚴加批判:王添灯、林日高揭露官商勾結弊端;郭國基、李萬居等對臺籍人士之晉用大聲疾呼;林連宗對司法權未能獨立,法院判決竟須請示中央等議題嚴加質問等等質詢內容。媒體對民主大事高度關注,《人民導報》、《臺灣新生報》於開議期間日日以整版專題報導。

▲1946年5月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上,參議員質詢警備總司令部參謀總長柯遠芬軍紀問題,提出希望能徵召臺灣人建立自己的軍隊,以及島內的物資不能過度搬運到中國大陸。柯遠芬僅答以一切政策皆遵照中央政令進行。
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民報》,1946年5月4日,第二版。

image.png
image.png

▲臺灣省臨時參議會時期之會館外觀(上圖),當時鑿開二樓牆面、設置大面窗戶。爾後於2007年起進行古蹟修復,復原日治時期、二樓不設窗戶的原建築構(下圖)。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供。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民報》,1946年5月4日,第二版。

image.png

▲本館二樓原本於日治時期舉辦臺府展的展廳,在1946年國民政府時期成為省參議會的議事廳。圖為1946年5月臺灣省參議會大會會場座位分配圖,除了30位省參議員座位,更佈有會場後方的新聞記者席、旁聽席。部分參議員在事件中受難。
資料來源:參考國家圖書館藏書,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1946年編印,《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的原圖重繪。

衝突前夕.緝煙事件

行政長官公署沿襲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設置專賣局總局與各縣市分局,但專賣局管理不當且產品品質不佳,造成私煙、私酒氾濫,同時查緝私煙釀生衝突的事件不斷為報章披露,使得民眾對專賣制度與民爭利的情形感到不滿。

1947年2月27日上午,專賣局接到線人秦朝斌密報,淡水港有走私船運入火柴、捲煙五十餘箱,專賣局臺北分局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祥等六人,及警察大隊張國傑、何惠民、蔡厚勳、張啓梓等四人前往淡水查緝,得知私貨已移至臺北最大的私貨集中地之一的「天馬茶房」。幾位查緝員與警察先到附近的小春園用餐,接著在晚上7時半左右抵達天馬茶房查緝私煙,過程中引發衝突,也引爆了二二八事件。

天馬茶房
03a (1).png

▲1941年於天馬茶房門口合照的總督府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學生。
資料來源:李坤城提供。

03b (1).png

▲原建物已拆除改建為11層樓高華廈,建築外牆的「天馬茶房」字樣,為當地文史工作者在此開設「天馬茶房」咖啡館招牌,現已歇業。

遺址簡介

1939年由著名電影辯士詹天馬開設的「喫茶店」天馬茶房,毗鄰「萬里紅酒家」、「蓬萊閣」臺菜館及「波麗路」西餐廳,此區街廓是當時不少文人學士經常群聚暢談的交際場所。1947年2月27日晚上因專賣局查緝私煙衝突進而引爆二二八事件。1998年,臺北市政府於南京西路185號設置「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紀念碑」。

原建物已於2005年拆除,2011年地方文史工作者在原址三樓開設「天馬茶房」咖啡廳,現今已歇業。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晚上,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查緝員抵達天馬茶房,煙販大多逃散,煙販林江邁逃避不及,遭查緝員沒收身上錢財與全部香煙,遂下跪叩頭哀求。當時街頭已經聚集許多群眾圍觀,大家議論紛紛,也有許多人為她求情。在爭吵拉扯間,查緝員葉得根以槍管打傷林江邁頭部,旁觀民眾看不下去,包圍追趕查緝員。查緝員傅學通為求脫身,開槍誤殺市民陳文溪,進一步激化事態。群眾向查緝員、警察逃逸的方向沿途追趕。

image.png

▲1937年《臺灣公論》報導當時大稻埕電影發展的四位推手,其中一位即為辯士詹天馬。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image.png

▲2005年底建物已拆除的天馬茶房舊址,隔壁建築懸掛「向二二八英靈致敬」布條。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共享資源(由P市的C君 - P市的C君拍攝提供,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ianma_Tea_House_former_site_20060101.jpg)。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港町派出所
04a (1).png

▲港町派出所落成竣工儀式。當時大稻埕的商界名人包括大稻埕茶商、錦記茶行的陳天來,板橋林家的林熊徵,及其左右手許丙、張園皆在列。
資料來源:劉宜俊提供。

04b (1).png
遺址簡介

1937年隸屬臺北州臺北北警察署的港町警察官吏派出所落成,戰後改稱港町派出所。

原建物於1988年拆除改建,目前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警大隊檔案室所使用,由臺北市刑警大隊管理。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天馬茶房前緝煙衝突爆發後,查緝員與警察被民眾追趕,警察蔡厚勳與查緝員盛鐵夫先避入下奎府町派出所,打電話向警察大隊部求援;來援的警察至現場後,蔡厚勳準備乘人力車離開。但因人力車不肯拉,群眾又在後面喊「打」,蔡厚勳於是避入港町派出所求援。隨後大隊部派車前來,蔡厚勳方回到警察大隊部。而盛鐵夫得知來援的警察已抵達,回到現場尋找專賣局同事,但抵達時警察並不在現場,只見群眾正在拆卸專賣局卡車,便避入港町派出所求援。直到來援車輛抵達,盛鐵夫才得以離開,前往臺北憲兵隊。

▲原建物已拆除改建,目前由臺北市刑警大隊管轄,存放該單位檔案。

image.png

▲1945年6月17日美軍航照影像。
資料來源:擷取自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

台北市警察局
05a (1).png

▲1929年甫落成的臺北南警察署。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05b (1).png

▲日治時期臺北南警察署的扇狀建築於戰後改建時已完全拆除,改建為12層樓高的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樓。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20年總督府設置臺北南警察署(簡稱南署),南警察署廳舍於1929年竣工,位於臺北市公會堂廣場轉角,日治時期負責管轄北門以南二十餘個派出所。南署為混凝土構造二層樓建築,連排的垂直長窗與當時臺北北警察署(今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相似。戰後持續作為警察局使用,對中山堂廣場群眾活動具備有效管控功能。

原建物已於1968年、1988年兩次改建後完全拆除改建,現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樓。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晚間,天馬茶房前群眾與查緝員、警察爆發衝突後,查緝員和警察分頭逃至鄰近派出所求援,先後回到臺北市警察局。群眾得知後,遂包圍臺北市警察局,要求交出肇事者,但局長陳松堅拒絕,將六名查緝員送往憲兵隊,群眾於是湧向憲兵隊。

3月間,臺北市警察局成為警察關押、刑求被捕者的地點。

原建物已於1968年、1988年兩次改建後完全拆除改建,現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樓。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晚間,天馬茶房前群眾與查緝員、警察爆發衝突後,查緝員和警察分頭逃至鄰近派出所求援,先後回到臺北市警察局。群眾得知後,遂包圍臺北市警察局,要求交出肇事者,但局長陳松堅拒絕,將六名查緝員送往憲兵隊,群眾於是湧向憲兵隊。

3月間,臺北市警察局成為警察關押、刑求被捕者的地點。

▲1930年臺北南警察署扇狀建築的平面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image.png

▲日治時期臺北南警察署內廊道。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image.png

▲1939年李火增拍攝,畫面左邊的兩層樓建築即為臺北南警察署。畫面中央三層樓建築為「大和ビル」,已拆除改建為臺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
資料來源: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提供,意象.台灣影像資料庫。

台北憲兵隊
06a (1).png

▲1915年日治時期臺灣憲兵隊本部暨臺北憲兵隊。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寫真資料庫。

06b (1).png

▲原址日治時期建築已於1960年代拆除,於1967年改建完成。鄰近總統府,擔負起總統府安全防護之重責。

image.png
遺址簡介

日治時期的臺灣憲兵隊本部設置於臺北城內西門街上,主要掌理全臺的軍事警察並兼掌行政、司法警察,於島內主要區域設置憲兵分隊,其臺北憲兵分隊則設於本部內。建築正面屋上刻有菊花御紋章。戰後由臺灣地區軍事接收委員會接收。原建物已拆除改建。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天馬茶房前緝煙衝突爆發後,騷動群眾得知六名查緝員被送至臺北憲兵隊躲藏,故包圍憲兵隊,要求交出肇事者加以嚴辦,徹夜抗議。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陶威脅和勸止群眾未果。群眾往返於《臺灣新生報》與臺北憲兵隊之間,並徹夜包圍憲兵隊、呼口號要求交出凶手,直到2月28日清晨,警察大隊前往驅離為止。

▲1936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可見圖中標示出乃木町的憲兵隊本部與臺灣日日新聞社、公會堂、南警察署的相對位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數位典藏計畫。

二二八當日的遊行抗爭
02_map.png

參考來源: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第4期:二二八事件專號之二》(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63。

大稻埕隊:大橋頭的廣場→(2)江山樓、(1)普願宮→(3)天馬茶房→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4)鐵路管理委員會→北門圓環→(5)臺北郵局→(9)專賣局臺北分局→北一女中→(10)專賣總局→南門圓環→新公園→臺大醫院→(11)行政長官公署

(1)普願宮
(2)江山樓
(3)天馬茶房
(4)鐵路管理委員會
(5)郵政總局
(6)中山堂
(7)臺灣廣播電台
(8)臺北市警察局
(9)專賣局臺北分局
(10)專賣局總局
(11)行政長官公署
(12)臺北商業學校
(13)臺灣商工學校
(14)臺灣省立法商學院
(15)成功中學

罷工罷市.上街抗爭

前一晚天馬茶房緝煙血案的衝突,引發群眾不滿,前往臺北市警察局及臺北憲兵隊,要求軍警交出肇事者加以嚴辦,但此事未果,引爆更大規模的抗爭行動。1947年2月28日上午,大稻埕聚集的抗爭群眾順著延平北路,沿街打鼓、通告罷市,10時許抵達肇事單位專賣局臺北分局抗議,將局裡火柴、煙、酒、一輛汽車與七、八輛腳踏車拋到街上焚燒,圍觀民眾達兩、三千人。遊行民眾接續前往專賣局總局及行政長官公署等地抗議。

群眾遊行至行政長官公署前之際,衛兵早在公署樓上架設機槍,群眾趨近時竟以機槍掃射,當場擊斃數人。自此,衝突持續擴大,透過臺灣廣播電台的廣播,延燒為全島性的抗爭。

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辦公處
07a (1).png

▲1920年代大稻埕太平町的大安醫院及文化公司(圖面左側)。
資料來源: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提供。

07b (1).png

▲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辦公室原建物所在地,大致位於今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33號或35號處(約照片中的廣隆進菁仔行處)。原建築「街屋」之形式,可透過照片中右側保存修復的早期建築,一窺當時建築樣式。

image.png
遺址簡介

戰後1946年1月,原臺灣民眾黨員、臺灣革命同盟會成員等人成立「臺灣民眾協會」,4月奉行政長官公署指示,改名為「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以蔣渭川在大稻埕開設的三民書局作為協會召開會議的地點。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因政治因素,三民書局被查封。

原建物已拆除改建。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晚間,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成員廖進平、黃朝生、張晴川、王萬得等人,在天馬茶行旁的萬里紅酒家二樓召開會議,聽到騷動下樓查看;查緝私煙的查緝員及警察先後回到臺北市警察局,群眾得知後包圍臺北市警察局要求交出肇事者未果,部分參與抗爭的協會成員回到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辦公室,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因應方案,並聯絡大稻埕、萬華一帶的支持者與學生,決議第二天2月28日上街抗議。

▲蔣渭川於1934年開設「日光堂書店」,戰後1945年更名為「三民書局」。戰後面臨書源缺乏的問題,除了販售新刊書籍,也經營舊書及文具買賣。圖為三民書局刊登於《臺灣新生報》的廣告。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臺灣新生報》,1945年12月21日,第一版。

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
08a (1).png

▲1930年代的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圖書影像資訊系統。

08b (1).png

▲戰後增建為三層樓的臺北市大同分局延平派出所。

遺址簡介

日治時期由臺北北警察署管轄的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於1931年1月落成,建築1樓右翼為消防事務所,左翼為派出所;2樓有40餘坪的大廳,可供民眾作為集會場所。戰後在原建物基礎上增建一層樓,成為三層樓建物,今仍作為派出所使用。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上午九時,群眾因前一日的查緝私煙事件未獲滿意答覆而沿街打鑼抗議,通告罷工、罷市,市民及商店立予響應,相繼關門。行經二丁目派出所時,該局黃姓警長欲出面制止遊行群眾,反遭群眾攻擊,派出所的玻璃、物品被搗毀。

專賣局臺北分局
09a (2).png

▲1947年2月28日,群眾聚集到專賣局臺北分局燒毀局內物資,抗議緝煙血案。
資料來源: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09b (2).png

▲歷經不同時代多次改裝,建物現今外觀已經與原貌有所丕變。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29年辰馬商會取締役社長河東富次出資在本町興建店鋪,1934年9月專賣局臺北支局向辰馬商會承租,並將中央隔間牆打通。戰後臺北支局改稱臺北分局,1951年該建築轉為國有,1968年轉予彰化銀行臺北分行使用。建物騎樓、內部空間經多次改裝,外觀仍保存大致形式。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事件事蹟

日治時期總督府於1901年成立專賣局,控制鴉片、鹽、樟腦、煙、酒、火柴、度量衡及石油等民生物資,收入為總督府主要財源。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重組為臺灣省專賣局,延續日治時期專賣制度,下轄臺北、臺中、臺南、臺東、高雄、新竹、花蓮港、嘉義等8個分局。

1947年2月27日晚間緝煙血案引發民眾激憤,次日上街遊行抗議,由大稻埕出發;10時許抵達專賣局臺北分局,要求討回公道,但局裡的外省職員早已躲避,只剩幾位辦事人員。群眾找不到請願對象,只好將分局內物品搬至街上焚燒,以示抗議。當時的漢口街里長鄧進益出面阻止:「你們燒這個沒有道理,這只是分局,賣城中區的煙而已,要陳情,你們應該去總局才對」,群眾遂轉往專賣局總局及行政長官公署持續抗爭。

▲現存二二八事件中在專賣局臺北分局前抗爭的照片,由當時上海《中國生活畫報》派駐臺灣攝影記者王之一所拍攝。他將照片寄回上海,該報社以〈臺灣事件號外〉為題,刊登四頁內容及十幾張照片,也成為目前少數存留的二二八事件現場影像。
資料來源: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image.png
image.png

▲辰馬商會於1896年開始在大稻埕開設店舖,代理販售日本清酒、麥酒、醬油、可爾必思、味噌等,主力商品白鹿清酒為當時全臺清酒銷售之冠。
上圖為1929年落成的辰馬商會本町店舖的建築立面圖,下圖為甫落成的辰馬商會寫真照。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專賣局總局
10a (1).png

▲1920年代的總督府專賣局。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10b (1).png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為近百年的國定古蹟,因鄰近總統官邸,在維安考量之下進行小部分的古蹟修復工程。

image.png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為近百年的國定古蹟,因鄰近總統官邸,在維安考量之下進行小部分的古蹟修復工程。

遺址簡介

1922年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中央聳立的衛塔、紅白相間牆身和拱形窗,類似同時期所建的總督府。專賣局專賣鴉片、鹽、樟腦、煙、酒、火柴、度量衡及石油等重要民生物資。戰後由行政長官公署接收,1947年5月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至2002年公賣制度改制後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總部。1998年定為國定古蹟。

事件事蹟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重組臺灣省專賣局。當時米糧匱乏、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新政府官員公財私用、不實浮報;主管專賣的專賣局因為管理不當,導致私煙、私酒氾濫,查緝私煙引發衝突的事件不斷為報章披露,且專賣制度與民爭利,觀感不佳。

1947年2月27日晚上天馬茶房的緝煙衝突,導致次日上午大批民眾前往專賣局臺北分局抗議後,轉往專賣局總局持續抗爭表達訴求。總局早先接獲抗議的消息,故調遣憲警佈置機槍於屋外守備,局長任維鈞早已走避,僅留數位臺人辦事員留守。憤怒群眾沿街搗毀專賣局南門工廠、職員宿舍,最後轉往行政長官公署抗議。

二二八事件後,專賣局成為眾矢之的,為了避免引起民眾反感,「專賣規則」改稱「公賣規則」,「煙」字一律改為「菸」,並於1947年5月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1a (1).png

▲日治時期的臺北州臺北市役所。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臺北市役所,1940),頁829-830。

11b (1).png

▲2017年起2月28日前夕,多個團體共同舉辦「228.0紀念行動」,依1947年2月28日民眾抗爭遊行的路線,肅穆地走上街頭遊行,悼念受難者的同時,也提醒執政當局面對歷史責任。遊行終點即是當時行政長官公署、現今的行政院,並以行動劇來詮釋二二八事件當日在此地,士兵向群眾開槍的流血衝突。
資料來源:邱萬興提供。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20年臺北市建市,市役所暫用樺山尋常小學校舍辦公。1937年開始興建廳舍,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1940年竣工。1945年9月20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設立;1947年5月16日,行政長官公署裁撤後為臺灣省政府辦公廳舍;1957年臺灣省政府遷至南投中興新村,此建物作為行政院辦公廳舍迄今。1998年定為國定古蹟。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天馬茶房緝煙血案的隔日,抗議民眾自大稻埕遊行至專賣局臺北分局、專賣局總局前抗爭後,轉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要求懲辦凶手、廢除專賣制度。下午1時許,民眾數百人以鑼鼓為前鋒,由火車站向長官公署前進。

當群眾至中山南北路口,尚未到公署廣場前,即遭配備整齊之士兵舉槍阻擋;不久,槍聲響起,長官公署屋頂架著重機槍向群眾射擊,有民眾中彈傷亡倒地,群眾四散奔逃。

當時身兼警備總司令的行政長官陳儀,下午3時於長官公署宣佈臺北地區臨時戒嚴,並實施宵禁。隨後出動武裝軍警巡邏市區並開槍掃射,另部署兵力警戒重要地區。

▲吳炳煌所繪〈長官公署前的屠殺〉。在公署前遭機槍擊中的吳炳煌,於事後畫下的描繪開槍現場的畫作。
資料來源: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郵政總局
12a.png

▲日治時期的臺北郵便局。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12b.png

▲中華郵政臺北北門郵局正面。目前臺北市政府為推動西區門戶計畫,重現北門及其周邊古蹟群整體風貌,協同中華郵政公司合作進行臺北郵局車寄修復工程,預計2021年完成。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20年代末,臺灣總督府決定改建原為木造的臺北郵便局廳舍,並委由栗山俊一設計,1928年動工,歷時2年完工,共三層樓,其中大廳挑高二樓。戰後由郵政總局接收,1960年代將車寄拆除並增建第四層,目前為中華郵政臺北北門郵局,處理郵務作業及公共展覽展示所使用。1992年定為國家三級古蹟。2013年完成修整外牆,2020年起進行車寄重建工程。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群眾自大稻埕至專賣局臺北分局、專賣局總局及行政長官公署前抗爭表達訴求,事態衝突不斷擴大,警備總司令部於下午3時左右宣佈臺北市區臨時戒嚴,並派遣武裝軍警巡邏市區,且開槍掃射。但群眾仍持續示威並轉往北門一帶,千餘人在郵政總局前聚集,軍警驅逐不散,乃發生衝突,民眾傷亡十數人。後續幾日,郵政總局前都還有傷亡衝突傳出。

▲日治時期臺北郵便局的內部照片。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鐵路管理委員會
13a (1).png

▲1930年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13b (1).png

▲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中的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一樓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並於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在臺北市西區的城市景觀中格外耀眼。

image.png

▲李火增於1940年拍攝火車行經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前的情景。李火增於1943年入選臺灣總督府第一回「登錄寫真家制度」的攝影師。
資料來源:鄧南光/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提供,意象·臺灣影像資料庫。

遺址簡介

原址為臺灣巡撫劉銘傳於1884年建造之機器局。1895年日本軍方接收後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1900年移交鐵道部並改稱臺北工場,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1945年由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的鐵路管理委員會接收鐵道部。歷經政府組織調整,1999年改隸屬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006年公部門協議將此區以「鐵道部博物館園區」為概念進行古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2007年定為國定古蹟;街廓內原有近四十棟建物,拆除部分建物後留存十棟,其中包括八處法定文化資產。2020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營運。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下午3時左右,警備總司令部宣佈臺北市區臨時戒嚴,群眾仍持續示威並轉往北門一帶,千餘人在此聚集並包圍郵政總局、鐵路管理委員會及鐵路警察署等機關,軍警驅逐不散乃發生衝突,傷亡十數人。2月28日晚上,鐵路管理委員會職員宿舍中的部分職員及眷屬,至附近的美國駐臺領事館(今臺北市中華路一段2號)尋求避難;鐵路警察署見事件擴大,隨即電調臺北、基隆、松山等分駐所警察集中於鐵路管理委員會及職員宿舍警戒。

3月1日,鐵路管理委員會周邊仍有抗爭衝突。根據美國駐臺領事館副領事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在《被出賣的台灣》(陳榮成譯)中描述:「……幾個由鄉下來的學生進入鐵路局,詢問火車何時恢復行駛,他們於前天就在臺北流浪,他們很想回家。但鐵路局長的私人衛兵太緊張,當槍聲響起,就不再看到這些男孩。接著,鐵路特別警察在圍牆內,將他們的槍口朝向街道,又有2個路人被射死了。這時一大群的民眾已聚集在北門交叉路口,可能衝向鐵路局,就在這時,一輛軍用卡車駛近,似是鐵路局招來的。通道被阻塞,但機關槍及來福槍突然掃射,把人群驅散,至少有25人被殺,一百多人受重傷,⋯⋯這一血淋淋的牽制性攻擊給25名鐵路局員工有機會跑到對街的美國領事館,他們各個自顧不暇,殿後的婦女或僱員活該倒楣,一些最先衝入領事館大門的人們馬上試圖在與他們同逃的同事面前關上大門,最後進來的幾個是費力爬牆過來的,當他們在爬牆時,街上的群眾向他們丟石頭,擊中了領事館的圍牆。」

聲量之爭

 

1947年2月28日下午,抗爭群眾於行政長官公署前遭到機槍射撃後,轉往新公園聚集並包圍臺灣廣播電台,將臺北市的緝煙血案消息向全島播送,並控訴戰後以來民不聊生、官員貪污腐化、米糧外運掏空民生物資等問題,號召各地民眾起來響應,使原本為臺北市區的抗爭衝突擴大成為全島性的反抗行動。

除廣播外,報紙也在事件中發揮重要功能。長期批判政府施政的報紙媒體,如宋斐如所經營的《人民導報》,及《民報》總主筆黃旺成,皆對於事件多所著墨,其餘如《大明報》、《重建日報》、《和平日報》、《中華日報》等,雖立場各異,皆大篇幅報導事件經過,使消息傳遞至各地。

《人民導報》報社
14a (1).png

▲人民導報社社址建物在日治時期時為高石組本社。
資料來源:《臺灣電力日月潭工事紀念寫真帖》,臺南新報埔里支局,1933,頁13。

14b (1).png

▲人民導報社社址建物在日治時期時為高石組本社。▲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時將臺灣巡撫衙門所在的街廓(今日臺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武昌街與博愛路之區域)更名為「撫臺街」,高石組會社的洋樓座落於於此區而得名「撫臺街洋樓」。現經修復後保留古蹟風貌。

image.png
遺址簡介

建造於1910年,為大倉組臺灣出張所土木事業主任高石忠慥與其弟金原風藏所建的「高石組本社」,因一樓石砌、二樓木頭的結構又被稱為「石頭厝」。戰後初期成為《人民導報》的辦公處,二二八事件期間報社遭到查封,1950年至1997年為警備總部軍法處軍官宿舍,1997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00年發生火災結構受損,2007年臺北市文化局完成修復工程,2014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

事件事蹟

1946年《人民導報》創刊,以「宣揚三民主義,闡揚政府政策,建立人民正確言論為宗旨」。因報導和批判戰後初期社會之政經混亂,因而在二二八事件前就已受到情治單位關注,社長宋斐如在官方壓力下辭去職務,由王添灯繼任。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人民導報》對事件詳加報導,3月遭警總以「思想反動言論荒謬詆毀政府煽動暴亂之主要力量」為由查封,宋斐如被以「陰謀叛亂首要」罪名逮捕後下落不明。王添灯為臺灣省參議員,於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之後被冠以「陰謀叛亂首要」等多項罪名,1947年3月11日遭自稱憲兵第四團特務人員逮捕後失蹤。總編輯蘇新、總主筆陳文彬、記者吳克泰等人逃亡中國;記者呂赫若則投入中共地下組織活動。

▲1910年的高石組本社。
資料來源:翻攝自撫臺街洋樓,原圖為高石組後人高石京子女士提供。

image.png

▲1910年代撫臺街街口,左側為今衡陽路、右側為延平南路,最右側為撫臺街洋樓屋面。
資料來源:《攝影臺灣》,雄獅圖書,1979年,頁121。

《臺灣新生報》報社
15a (1).png

▲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社。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15b (1).png

▲原建物拆除後,現址歷經二次改建,現址的新生報業廣場大樓為1980年改建完成,在多次產權更替後,現由海霸王集團改裝為經營餐飲與商旅等複合式商業空間。

image.png

▲1920年代臺灣日日新報社全景。報社本館與右側增建一層,成為三層樓建築,三樓設有臺日圖書館、臺日講堂,經常舉辦美展與藝文活動。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遺址簡介

《臺灣新生報》原址為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是當時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報紙,原址建物為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技師近藤十郎設計,於1908年落成之紅磚建築。1944年總督府為便於新聞管制及應付戰局,將當時臺灣主要六家日報合併成《臺灣新報》。戰後由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北總社與全臺各地分社不動產及完整印刷出版設備,成立官營《臺灣新生報》。

原建物已拆除改建,現為商業大樓。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7日天馬茶房緝煙衝突爆發後,群眾至臺北市警察局前要求懲辦凶手,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陶命令憲兵擺出射擊姿勢,群眾因此躲進《臺灣新生報》報社騎樓。部分群眾至報社要求以中文及日文刊登事件經過,總編輯吳金鍊以長官公署已下令不得刊登報導而拒絕,民眾無法接受,揚言燒毀報社;後由社長李萬居出面,同意報導事件,民眾才散去。

隔天2月28日到3月9日,《臺灣新生報》持續報導緝煙血案、處委會發展及官方反應。3月10日停刊一日後,報導開始偏向官方,重申官方宣佈戒嚴是為了消滅叛徒,保護同胞。多位臺籍職員在二二八事件中喪命,包括未涉及處委會的總經理阮朝日、日文版總編輯吳金鍊,以及印刷廠廠長林界、高雄分社主任邱金山、嘉義分社主任蘇憲章等人。

臺灣廣播電台
16a (1).png

▲臺北放送局現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隸屬臺北市文化局,座落於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倚公園路側,臺北二二八紀念碑即座落於公園內。

16b (1).png

▲日治時期臺北放送局為錄製廣播節目,局內設有各式演奏設備,圖為演奏所內部一景。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30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為發展廣播事業,於現址成立臺北放送局,1931年臺灣放送協會成立並接手經營廣播業務。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並更名為臺灣廣播公司。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電台為黨政軍各界人士宣傳政令,和民眾代表報告事件處理近況的重要媒介;1949年更名為中國廣播公司。1972年中國廣播公司新建廳舍完成,此建物移交臺北市政府,為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辦公廳舍。1996年,臺北市府基於建築物在二二八事件中的重要角色,選定作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址,1997年2月28日落成啟用。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中午,抗爭群眾於行政長官公署前遭機槍鎮壓後,四散躲避;警總宣佈臨時戒嚴,武裝軍警巡邏市區,且開槍掃射;部分群眾趕往臺灣廣播電台,將事件經過向全島各地放送。

28日晚間,警總參謀長柯遠芬於臺灣廣播電台,透過廣播發佈長官公署與警總對事件的處理方針:一、嚴懲緝私肇事者;二、針對少數暴徒的越軌行動,警總已實施「臨時戒嚴」。

3月1日下午5時,陳儀首次對二二八事件廣播,主要內容為:一、誤傷人命之查緝員已交由法院審判,一死一傷者已予優厚撫卹;二、自午夜12時解除戒嚴,但集會遊行暫時停止,不准罷工、罷課、罷市、毆人;三、暴動被捕者可交保釋放;四、准許參議員派代表與政府合組委員會,處理暴動事件。

陳儀及柯遠芬親上廣播發佈相關措施,安撫民心,卻密謀以暴力手段壓制相關言論及擴大逮捕。

二二八事件期間,廣播成為重要的消息來源。3月2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成立後,處委會透過廣播動員學生及原臺籍日本兵組織服務隊;3月7日,處委會宣傳組長王添灯廣播《三十二條大綱》內容及與陳儀會面交涉經過。事件後期官方調查與宣慰的發言也都藉由廣播發佈,如閩臺監察使楊亮功、國防部長白崇禧等官員曾在臺灣廣播電台發表談話。事件後,電台台長林忠遭免職;職員曾仲影、宋憲章、陳亭卿、陳嘉濱等人,因「妨礙秩序」等由遭到判刑或羈押。

image.png

▲1934年,為紀念臺灣放送協會創立三週年,也為服務大眾,於臺北新公園(今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新設「ラヂオ塔」(上圖),高約2公尺。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臺北負責放送,及1947年2月及3月二二八事件抗爭期間民眾抗爭訴求的宣傳,及國民政府的回應、安撫民心的喊話,都透過此放送亭廣播。
臺北市政府1996年公告該放送亭為市定古蹟。現今仍矗立在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一隅(下圖)。
上圖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臨時戒嚴

 

戰後的接收除了民政體系的建制,掌管軍事的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與情治系統(軍統局、中統局)的進駐亦不容忽視。1946年2月,軍統局將多個調查臺灣的情報機構,統合由警總第二處調查室指揮,因此警總調查室主任陳達元既是公職人員,也身兼軍統局臺灣站站長。同年8月軍統局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二二八事件前夕,陳達元轉調行政長官公署參事,由林頂立任臺灣站站長。保密局臺灣站為一情報調查單位,負責拘捕行動的則為警總第二處,該處處長林秀欒、副處長姚虎臣,此二人是令時人聞風喪膽的情治特務。

接連二日的衝突,且衝突不斷擴及至臺北市鄰近地區,行政長官公署及警總宣佈自2月28日下午三時起宣佈戒嚴,且任命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陶兼任臺北市臨時戒嚴司令。戒嚴令發佈後,禁止集會遊行、實施宵禁,武裝軍警至街頭巡邏,不時傳來槍聲,也傳出民眾傷亡的消息。

在眾多仕紳要求下,3月1日下午5時陳儀雖答應解除臺北地區戒嚴,但仍嚴禁遊行、罷工等情事,街上槍聲也持續不斷。長官公署與警總更將全臺劃分成不同的軍事區域。陳儀並命令史宏熹為基隆臨時戒嚴司令,並持續指揮史宏熹在基隆肅清「奸暴」。

官方表面維持和善,其實對民眾採不信任態度。從柯遠芬所寫的〈事變十日記〉來看,其中3月1日的紀錄,即預告後續悲劇的發生。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17a (1).png

▲1920年代臺灣軍司令部明信片,圖上方日語記載:臺灣軍司令部廳舍は臺北市にある當軍が帝國南進の第一線に立つ臺灣防備の重大任務を荷つている事は今更云までもない(臺灣軍司令部廳舍在臺北市內,軍司令部是站在帝國南進的第一線,現更不用說負有防守臺灣的重大任務。)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17b (1).png

▲原建物現今由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於2018年進駐。建物歷經多次修繕,外牆面貼仿紅磚之磁磚及刷白漆,其建築外觀立面設計、飾裝以及建築頂端塔樓,仍保有原本樣貌。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image.png
遺址簡介

日治初期總督由武官擔任,同時擁有軍隊指揮權,1919年首任文官總督上任後,特設置「臺灣軍司令官」,以軍隊的力量輔佐文官總督之行政權。最初,臺灣軍司令部設置於書院街的元守備司令部,不久在小南門街的步兵第二大隊舊址興建新的廳舍。1920年8月3日,臺灣軍司令部竣工,包括軍事幕僚、武器、經理、軍醫、獸醫、法務等各部門。1945年5月31日,美軍轟炸臺北市,臺灣軍司令部局部受損;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建物,作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使用,是戒嚴時期最高執行機關。1992年解除動員戡亂後裁撤,歷經多次改制,現由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所使用。

2004年1月公告為市定古蹟,不對外開放。

事件事蹟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於1945年9月在中國重慶成立,同年10月17日該部參謀長柯遠芬率領人員隨同第七十軍主力部隊在基隆登陸,進駐臺北市,展開臺灣的受降與接收、遣返在臺日俘、維持臺灣治安,由行政長官陳儀兼任總司令。

1947年2月28日行政長官公署衛兵向抗爭群眾開槍後,警總隨即於下午宣佈臺北市區臨時戒嚴令,禁止集會遊行,並規定每日下午8時到隔天上午6時為特別戒嚴時間,除特殊狀況,不得搭乘火車、公共汽車在市區通行。柯遠芬與副參謀長范誦堯均向陳儀建議,將緝煙案件交由警總軍法處辦理,但陳儀堅持送普通法院審判,要求柯遠芬著手部署戒嚴事宜。當晚警總調動基隆的2個守備中隊至臺北,又調動鳳山獨立團一營北上,但遭民眾攔阻於新竹。柯遠芬雖允諾民眾嚴懲凶手卻同時進行軍事部署,並要求情治單位加強監控二二八事件參與者。

▲柯遠芬撰寫的日記〈事變十日記(一續)〉中,1947年3月1日的內容。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臺灣新生報》,1947年5月12日3版。

image.png

▲1920年代臺灣軍司令部,外有駐守的衛兵。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保密局臺灣站站長林頂立住宅
18a (1).png

▲1920年代臺灣軍司令部,外有駐守的衛兵。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18b (1).png

▲1920年代臺灣軍司令部,外有駐守的衛兵。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臺灣記憶系統。

image.png
遺址簡介

1933年9月建成,為高進商會社長高橋豬之助的私人住宅,建物外觀採取前衛圓弧流線設計,可遠眺淡水河,是當時臺北市最摩登的住宅之一。戰後由臺灣省公產管理處接收土地,建物由軍統局的陳達元進駐,二二八事件前夕為保密局臺灣站站長林頂立的住宅。1949年至1958年為內政部調查局本部(後搬遷到臺北市基隆路二段)。1970年原建物拆除,現為豪景大酒店。

事件事蹟

事件期間原建物為林頂立的宅邸,3月8日國軍抵臺後,陳達元告知在事件中活躍的陳逸松(國民參政員)及劉明(延平學院校董)當局將有拘捕行動,協助將兩人藏匿至林頂立住宅,逃過當局追捕。

image.png

▲門前庭院一景(上圖)及樓頂的涼臺(下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image.png

▲林頂立以張秉承(保密局臺灣站代名)的名義向言普誠(保密局南京站代名)報告,指控事件期間陳逸松與劉明組織學生聯盟、學生治安隊等活動的情報內容。
資料來源:中研院台史所提供,《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中研院臺史所,頁73-88。

基隆要塞司令部
19a (1).png

▲1930年代的基隆要塞司令部。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19b (1).png

▲為市定古蹟的基隆要塞司令部,現配合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修復,預計於2021年5月完成。

遺址簡介

1896年日軍在基隆設立要塞指揮所,1903年成立基隆要塞司令部,管轄範圍涵蓋基隆、金山、淡水、新竹、後龍,為日治時期北臺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同年6月,基隆要塞司令部新設於基隆堡大沙灣庄。1919 年臺灣軍司令部設立後,加強基隆要塞司令部的各種設施,迄1924年始具規模,1928年興建基隆要塞司令部廳舍,1929年竣工。

二戰後期受到盟軍轟炸,建物部分被毀,戰後接收時進行重建。1946年隸屬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由史宏熹擔任司令。1957年改隸臺灣省保安司令部,1995年後則改隸為海岸巡防署。

2010年定為基隆市定古蹟,2020年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繕完成,為開放參觀之博物館,而基隆要塞司令部廳舍刻正進行古蹟修復不對外開放。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臺北發生行政長官公署開槍事件,消息不久傳至基隆。當晚8時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遭群眾襲擊,市內到處騷動、毆打外省人及士兵,兵民十餘人受傷,基隆要塞司令部與憲警單位開槍鎮壓,加以驅散並展開搜捕。是夜,該司令部公出的官兵遭襲擊受傷及失蹤,自衛手槍遭奪取;由臺北赴該部的軍車行經汐止遭攔擊,上尉副連長遭槍殺;由澳底搭火車前往該部的官兵,於火車及車站遭圍毆受傷,手槍三支被奪。

3月1日深夜,陳儀任命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為基隆臨時戒嚴司令;上午9時,該部宣佈基隆臨時戒嚴;下午基隆市參議會舉行臨時大會,參議員、民眾代表皆踴躍參加,發言痛指陳儀暴政,要求臺灣自治,立即解除戒嚴,並提出政治經濟改革案。3月2日下午6時陳儀乃指示解除戒嚴,但該部仍負責基隆地區治安,哨兵集結於港務局、市政府、第一分局及中正區等重要地點。

元町派出所
20a (1).png

▲為市定古蹟的基隆要塞司令部,現配合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修復,預計於2021年5月完成。

20b (1).png

▲原址隨著基隆港區的開發及商業發展逐步改造,現今基隆東岸廣場(商場)。

image.png

▲施並錫畫作〈串綁的冤魂〉,畫作所繪背景即是元町派出所附近的基隆港。
資料來源:施並錫提供。

遺址簡介

日治時期為元町警察官吏派出所,設立時間不明。原建物已拆除,改建為停車場,現為「基隆東岸廣場」複合式商場大樓。

事件事蹟

1947年2月28日在臺北的衝突暴動消息,隨即傳播至鄰近的基隆地區,群眾起身響應並攻擊元町派出所。該處為加強防守,由要塞司令部二連官兵守衛,旁邊的第一倉庫駐滿軍隊,屋頂上搭帳棚架機槍。其後數日不時有民眾在元町派出所前遭守軍殺害,造成民眾嚴重傷亡。基隆市參議員楊元丁、楊阿壽、蔡炳煌、陳桂全等雖要求基隆要塞撤軍,避免傷亡擴大,惟守軍虛應故事,因為國軍即將抵達。

3月9日,整編二十一師自基隆港登陸後,要塞軍隊裡應外合,隨即展開大規模鎮壓。基隆市警局工友林木杞,即先遭軍警逮捕、虐打,後又與其他市民被押往元町派出所旁海灣,雙手反綁,以鐵絲貫穿手掌,逐一槍決後推下海港。林木杞因較早落海未中彈,得以倖存。

image.png

▲基隆元町,在基隆郵便局前方的橋樑是日新橋,位置即現今富狗橋,而元町派出所即位於基隆郵便局後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共享資源(由 未知 - taipics.com,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2783781)。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