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戰後初期臺灣學生的社會參與:喜迎國民政府到夢想破滅
二戰後,臺灣人喜迎新時代的來臨。青年學生自動學習國語,期待與新政府的文化、語言加速暢通。當時以臺大醫院學生郭琇琮為首,在1945年10月於臺北公會堂成立「臺灣學生聯盟」,以普及國語、宣揚三民主義為目的。
二戰結束後,許多在日本留學的臺灣人及知識份子紛紛返臺或計劃貢獻所學能力於社會,甚至組織「新生臺灣建設研究會」,但這些熱情很快地就被現實消磨殆盡。當時許多社會菁英因「不懂國語、不能書寫中文、不諳公文流程」等因素被拒絕於政府大門之外,無法一圓對國家社會貢獻的理想。除此之外,當時中國官員、教職員等素質與品行不佳,甚至有貪污舞弊的情形,在學生眼裡是過去無法想像的。在夢想幻滅後,許多學生的不滿演變為罷課、抗議。
在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臺北曾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學生抗爭行動。第一次發生在1946年12月20日,這是學生為在日本澀谷事件中受委屈的臺灣人所發起的遊行請願,第二次則是在1947年1月9日,臺北學生為北京的沈崇案而發起的抗議遊行。雖然此兩個事件並非源自臺灣本土,但對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具有相當的啟發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