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博物館
特展

偉大而美好的種籽:重繪二二八看見人民迸發的力量創作畫展
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都是台灣歷史上痛苦的傷痕,但大部分的民眾不清楚這段歷史,只知道這是在歷史教科書裡的其中一頁。台灣更需要做徹底的轉型正義,而這部分也必須由政府帶頭做起,當然做為在這片土地上出生的人們更要放下有色眼鏡來認識,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能了解這些事情,這樣社會才會有和解的一天。
因此希望透過繪畫,創作出代表二二八的圖像,並來述說這段故事,用不同的角度由淺入深的讓人瞭解這件屬於「台灣共同的歷史」,而不是只有「受害者們的歷史」。本展邀請知名畫師Tseng Feng Art繪畫創作中挑選19幅的歷史事件,其實距離現今不過短短七十餘年,希望透過單幅主題繪畫的形式,配合淺顯的文字說明,引領讀者重回二二八的時空,藉由圖像來述說這段故事與經驗,強調「其實歷史離我們不遠」。
特展

他們的年代:1930~1960年代影像展
1930~1960年代,臺灣歷經日治時期、二戰轟炸、國府軍接管等政權移轉、戰事及撼動臺灣社會的事件,戰爭的破壞讓昔日的繁華生活及瑰麗建築不復存在,戰後又面臨統治權急遽翻轉,身份認同也陷入混亂搖擺。
在這期間,除了攝影名家外,還有些平民攝影及檔案照片,透過鏡頭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及不同的統治者基於不同目的,拍攝與臺灣相關的紀錄或宣傳影片。這些影像攝影作品僅是特定時空的片段畫面,無法完整還原當時的環境背景,但仍不失為一窺這段歷史的切入視角,而具濃厚宣傳意味的影片,以現代眼光或許有些荒謬,卻也保留當時的生活面貌。
展覽中透過靜態的影像紀錄及動態的錄像作品,介紹日治臺灣的庶民百態、戰時的動員狀態、轟炸下的斷垣殘壁以及戰後的困頓環境,呈現 臺灣這段身不由己的動盪年代。
特展

他們的年代 史蹟穿越
1930年代,是二二八受難前輩們積極活躍地追尋、創造台灣政治、文化與藝術前景的美好時代!
時為日治後期,台灣正由農業轉向工業的蛻變期,經濟的活躍使收入增加,政治上要求參與和自主,電燈、電話、自來水等文明的產物相繼普及於一般生活,西式教育的公學校 普遍設立,西方的娛樂如電影、留聲機與唱片等也在那時被引進台灣,促使新興的都市流行文化逐漸形成,這是一個文化蓬勃萌發,人民享受並嚮往著新興文明的「跳舞時代」,正由於前輩們接受過這樣的文明與文化洗禮,才會無法接受其後國民黨的腐敗政權,甚至起而對抗,以致這樣的文化脈流,從此遭遇二二八慘案及其後政治迫害之漫長的斲傷。
誠摯邀請您前來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乘著古典悠揚的音符,與新媒體藝術手法創造的時光「任意門」,回到1930,探索那個充滿可能性與創造能量而令人驚艷的年代。
特展

立穩根基.共創為來 - AIT@40 1979年後美台關係展
台灣素為美國在亞洲重要且信賴的夥伴。基於我們雙方對開放市場、民主體制與人權的尊重,堅實的美台關係與穩定的兩岸關係也成為區域繁榮穩定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論是在推動雙邊互惠的貿易與投資,或是在促進觀光與教育交流,亦或是合力維持穩定的兩岸與區域安全議題上,美國在台協會一直致力於強化並擴展美台之間的關係,而共享價值、共享繁榮、與共享安全正是我們雙邊關係的三大重要支柱。
此次的《AIT@40 - 1979年後美台關係展》主要是為彰顯我們雙方共有的利益與價值,以及美國在台協會與我們所有同仁在過去四十年來為增進美台之間緊密的經貿、安全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