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臺灣省氣象局臺東測候所

主題照片:

臺東測候所舊照(約1933年)

縣市:
台東縣
地址或區域:

現址:臺東縣臺東市大同路106號

plus code :

7QJ3Q523+VV

地圖 :

簡述: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台東測候所將台北傳來之訊息散播,但也成為政府逮捕的藉口。

文化資產登錄:
雲林縣
空間種類:
產業設施
雲林縣
現址保存狀況: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台東測候所將台北傳來之訊息散播,但也成為政府逮捕的藉口。

遺址類型:
逮捕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臺灣省氣象局臺東測候所(舊稱:「臺東測候所」,今臺東氣象站) ,位址在現大同路106號。測候所1896年已規劃,在臺灣設立五個測候所,但因東岸當時交通不便,加上電力未能完善,直到1901年臺東才創立測候所,正式開啟臺灣東部氣象觀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東測候所,並改為「臺灣省氣象局臺東測候所」,隸屬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3月1日臺北起義的消息,經由廣播電臺傳到臺東測候所,測候所職員,迅速利用廣播,將經過及進展傳布開來。3月3日測候站所職員等人,利用廣播,呼籲民眾於晚間參加民眾大會,3月4日上午臺東廣播電臺及測候所向民眾放送消息,民眾前往田糧處倉庫,要求徹底解決糧荒。民眾想要見縣長謝真,並提出解決糧荒的要求,謝真未出面,更引起民眾的不滿,而長期積累的問題,戰後臺東縣政府官吏以福州人居多,平日欺壓百姓,引爆臺東市街鋒起「修理福州人」的第一口號。下午民眾紛紛出動,佔據縣政府、郵電機關、馬蘭機場、臺東電臺、供應站、臺東糖廠等地,而臺東測候所也有受到波及,民兵一方面雖佔據各機關單位,但是一方面也盡力維持了臺東的治安。

3月5日當時縣長謝真及縣府職員逃往卑南鄉,3月6日當地仕紳為了維持治安成立「二二八處理委員會臺東縣分會」,為了穩定臺東的局勢,3月7日處理委員會曾派代表到臺東廣播電臺,利用廣播呼籲謝真縣長出來。3月8日處理委員會再派代表前往鹿野山區請謝真回縣府。3月9日處理委員會再派八人代表再度前往謝縣長駐地,並拿出14人簽名蓋章請求書,請縣長回縣府。3月10日謝真接獲援軍經到達登陸基隆,謝真才帶領部分職員回到縣府。3月12日蔣介石派來的援軍抵達,3月13日縣政府著手調查事變禍首。

據〈臺東縣事變經過報告〉3月2日「秘密電臺以日語播送煽動性新聞,民情漸不穩。」3月4日「12時起臺東廣播電臺及測候所肆意播送謠言,動搖民心…」在報告書中更提及禍首「逮捕測候所長以下全部職員,及廣播臺臺長徐風攀二名。」據縣政府的報告,可以看出官方認定測候所職員散佈「謠言」進而逮捕。從檔案的另一個方面來看,臺灣省氣象局臺東測候所,確實在臺東事件中扮演了傳播二二八事件之重要的地景。

圖:臺東測候所現況,今為臺東氣象站

口述資料:

參考資料:

「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臺東縣事變經過報告〉(1947年4月2日),檔案管理局檔案號:A305550000C/036/9999/4/3/002。

「調查二二八事變公私損失」,〈填具二二八事件私人損失調查表懇請救濟〉(1947年3月30日),檔案管理局檔案號: A202000000A/0036/225/012-013/1/042。

〈臺東測候所廳舍及官舍其他災害復舊工事〉,「昭和十一年度官有財產異動書類編」,國史館典藏號00011365026,掃描號:000113650260052M。

林啟旭,《臺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高雄:新臺政論雜誌社,1984),頁120-122。

中研院近史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頁25。

中研院近史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 ),頁296。

賴澤涵總主筆,黃富三、吳文星、黃秀政、許雪姬執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1994),頁150、240。

吳俊瑩,〈二二八事件在臺東〉,《臺灣文獻》,69(4),頁65-132。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