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山仔頂

主題照片:

今日之山仔頂聚落一隅

縣市:
嘉義市
地址或區域:

現址:約嘉義市啟明路以東,包括東川里至盧厝里。

plus code :

7QM2FFH8+FJ

地圖 :

簡述:

戰後整編第21師獨立團第1營曾駐守於此,之後另有第58軍駐紮於此。但今已無軍隊駐守,並改為公車處。二二八事件時,獨立團第1營從此地砲擊市區,帶來重大傷亡。為嘉義市區的制高點,當時為軍隊佔領地。

文化資產登錄:
雲林縣
空間種類:
關塞
其他
現址保存狀況:

戰後整編第21師獨立團第1營曾駐守於此,之後另有第58軍駐紮於此。但今已無軍隊駐守,並改為公車處。二二八事件時,獨立團第1營從此地砲擊市區,帶來重大傷亡。為嘉義市區的制高點,當時為軍隊佔領地。

遺址類型:
傷亡
抗爭
雲林縣
雲林縣
據點
衝突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山仔頂,位在嘉義市東邊,由大雅路往東地形逐漸高起,成為丘陵地形,這一帶遂被稱為「山仔頂」,在大雅路拓寬前稱長竹巷,故這一帶也被稱為山仔頂長竹巷。戰後整編第21師獨立團第1營曾駐守於此,之後另有第58軍駐紮於此。但今已無軍隊駐守,並改為公車處。二二八事件時,獨立團第1營從此地砲擊市區,帶來重大傷亡。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3月2日事件逐漸蔓延到嘉義,3月3日嘉義三二事件處理委員會成立後,召集社會各階層人士共同應付變局。當時逃到憲兵隊的孫志俊市長要求駐軍於內角的羅迪光軍隊進入市區鎮壓。當時軍方曾在東門町架設機關槍,向街區掃射。時任三二事件處理委員會涉外組組長的陳澄波與處委會主席陳復志因此到憲兵隊協商,希望軍隊退出嘉義市內,但未能達成協議,民眾開始圍攻憲兵隊,羅迪光的軍隊則逐漸從嘉義市區退出到嘉義山仔頂,山仔頂鄰近嘉義中學與紅毛埤(今:蘭潭)不遠處。3月4日嘉義市長與憲兵隊長李士榮也轉移到山仔頂,與駐守的羅迪光營長會合。羅迪光用在戰爭中使用的迫擊砲,向嘉義市區攻擊,民眾陳顯能、林芳玉、林元等3人在家中被擊斃。蔡維、黃邱南氏、黃田氏怨、蘇月嬌、沈山牛、江好鍮等人也受到波及。為了降低市區的混亂,處委會李曉芳和王甘棠,用廣播與在山仔頂的羅營長交涉,軍方才結束砲擊,部分軍隊與外省人退往機場,而羅迪光才帶領部分軍隊逐漸退守紅毛埤。

山仔頂是嘉義市區的制高點,軍隊佔領此地,居高臨下地對嘉義市民進行攻擊,不僅造成傷亡,也帶給市民莫大的恐慌。

圖1:位於此區的嘉義中學校(約1935年),今嘉義高中

圖2:山仔頂兵營。該地位於嘉中附近,啟明路以東。本團隊勘察時,嘉中新村居民指出舊兵營就在公車站後方,隔鄰即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

口述資料:

參考資料:

〈電送軍民傷亡調查表等七種各乙份〉(1947年4月6日),檔案管理局檔號:A305550000C/0036/9999/4/5/026。

賴澤涵總主筆,黃富三、吳文星、黃秀政、許雪姬執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1994),頁312。

中研院近史所,「嘉義市政府36.4.6(36)卯魚警嘉字第2105號電送調查表八種及登記便箋」,收於《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頁536-557。

江榮森,《時空錯置的新聞─口述歷史補遺》(嘉義:財團法人嘉義市二二八文教基金會 ,2006),頁18-20。

張炎憲、王逸石採訪;高淑媛、王昭文紀錄,《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王逸石採訪;高淑媛、王昭文紀錄,《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1。

吳育臻編纂,《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志》(嘉義:嘉義市政府,2002),頁102。

魏永竹、李宣鋒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594-603。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