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葉秋木
葉秋木
1908~1947
王石定.jpg

屏東市人,日本中央大學肄業,是台灣旅居東京的留學生左翼運動的健將之一,終戰後,葉秋木參加了「三民主義青年團屏東分團」,負責組織工作。1946年3月,當選屏東市參議員,並被推選為副議長。

1947年3月2日,當台北二二八事件的消息傅至屏東時,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的葉秋木即召集市議員、民眾、青年學生代表,舉行市民大會,決定響應台北及其他地區的起義。市政府為了防範人民起義,乃召集各機關首長進行緊急會議,商量對策。

4日早晨,激憤的群倩終於爆發了。由莊迎民帶領市民代表與青年學生代表到市政府,向市良龔履端提出三點要求:一、交出市政府印信。二、繳出憲兵駐軍及警察的武器彈藥。三、集中管理外省人。此外,計劃從事武力抗爭的人們並開始編製隊伍,舉行示威遊行。首先一支民軍隊圍攻屏東警察局,卻因警方見民軍手無寸鐵置之不理;憤怒的群眾乃赤手空拳打進局內,奪取槍械子彈,市長得知此事,亦倉皇逃離,因此,民眾便輕易地占領了警察局和屏東市政府。一時之間,「打阿山」的聲音此起彼落。至下午時分,屏東地區正式宣布成立「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共推葉秋木為分會主席,並同時設置冶安本部,負責屏東地區的冶安。

5日下午,民眾數次圍攻憲兵隊,但因缺乏彈藥,便在中央旅社和屏東女中,分別設置「民軍司令部」,負責作戰、補給等事宜;此時、原住民系台灣人下山來援、起義部隊士氣由此更加振作,並再次攻憲兵隊。憲兵隊因此莫不惶恐,立刻冒險衝出重圍,竄逃至屏東機場。葉秋木率領群眾前往機場要求該處國軍交出槍械未果,隨即展開機場爭奪戰。亦在該日下午,處理委員會推選葉秋木為臨時市長,因為龔市長逃走,無人負責市政,這是台灣人首次選舉自己的市長。

機場的攻防戰一直持續到8日。8日中午,鳳山的國府軍開到屏東市內上貫施戒嚴,進行大捕殺,一時情勢逆轉,民軍粉紛撤散,人民寡不敵眾,死傷枕藉。葉秋木身為屏東市「暴亂」之意見領袖,自然難逃被整肅的命運。被逮捕的葉秋木下場十分悲慘,據悉,國府軍以「暴亂首謀」的罪名,割掉鼻耳及生殖器,拖出去遊街示眾,最後再予以槍殺。

國民政府派來台灣調查二二八事件的閩台監察使楊亮功在<二二八事變奉命查辦之經過>報告中,指出:「屏東有亂民莊迎、葉秋水(按:原文將木誤植為水)等設治安、參謀、作戰機關,猛襲憲兵隊,脅迫空軍及駐軍繳械未逞。」再根據事件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所編之《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紀要》,在「各縣市暴亂情形簡表」中,葉秋木被列為屏東市的暴亂主動者的首位。

到底葉秋木是「暴動的首謀」?還是「制止暴動的首謀」?在是非錯亂的世代裡,大家都感到茫然。

(摘錄自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