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博物館
特展
傳染病與二二八事件——二戰後初期臺灣疫病的社會衝擊
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以及隨後大規模軍事鎮壓及清鄉,是臺灣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對於事件發生的原因,包括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政治貪腐、經濟剝削,以及臺灣與中國分隔半世紀的發展,導致事件爆發的宿命結構因素。而這些都較著重在顯而易見的層面,較少人注意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一、二年間,因為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的種種缺失,導致公共衛生與防疫機制失能,鼠疫、霍亂、天花等傳染病在臺灣又重新復發,造成數千人因傳染病死亡,引起民心高度恐慌,增添社會動盪的潛在因子,成為引爆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本次特展探討從日治時期至1945-1947年間,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初期施政狀況,以公衛做為探討重點,爬梳歷史脈絡、彙整相關數據並展示圖文、史料及訪談,還原二二八事件前,臺灣社會面對傳染病蔓延以及政府防疫不力的恐慌。
特展
民主台灣的街頭運動──彰化平原無名英雄
從1980年代到2000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前,近20餘年間,台灣街頭運動風起雲湧,許多來自草根的社會基層民眾,奮不顧身投入民主改革運動,為追求民主、自由與公義,勇敢挑戰獨裁威權;儘管遭受警總與情治人員言詞恫嚇、或在警民對峙的街頭,遭拒馬蛇籠阻擋、強力水柱驅逐,甚至被鎮暴警察打得頭破血流,受傷住院,仍無所畏懼,繼續挺身向前。這些熱情、勇敢且無私無我的「無名英雄」,建構了台灣民主化的完整拼圖。
在那個狂飆的街頭年代,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夫有妻…的台灣人,可說無役不與、積極力挺、展現無比的勇氣,抗爭街頭處處可看見他們的身影。展覽以彰化平原的人物為例,展出街頭運動現場照片紀錄、口述訪談及相關出版物;彰化人向來有反抗傳統,勇於挑戰不公不義,從日治時期的八卦山戰役(1895)、二林蔗農事件(1924-1925),到二戰後的二二八事件(1947),在在都可以看到彰化人民參與的身影;解嚴前夕的彰化鹿港反杜邦運動(1986),鹿港居民勇於與當權者對抗,間接催生了環保署的設立;而當「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遊行隊伍來到彰化時(1987),勇敢的彰化民眾前往聲援,卻遭無情警棍毆打,頭破血流。政黨輪替後,投入運動的民眾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有些事業有成,有些兒孫滿堂、安享餘年;有些面臨老病凋零、離開人世;又有些人終身未娶、孤獨無依住進養老院,但是他們投入民主運動的生命故事,都值得被傳誦。
特展
少年、煙霧與傘——香港反送中運動版畫紀事
2019年3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主要修改《逃犯條例》與《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條例一旦通過,會使香港人、台灣人或外籍人士過境香港時,都可能遭中國依據條例而逮捕。
此條例草案一公布,港人極力反對,港府也表態拒絕接受討論,2019年6月起,引爆香港社會一波波大規模的「反送中」遊行,反而使港府態度更為強硬,以公權力譴責示威及鎮壓反對意見者;港府的強勢作為,使民怨高漲,港人多次且持續性地發起百萬人以上的遊行示威,港府將和平示威活動定調為「暴動」,港警開始以暴力鎮壓及逮捕抗爭民眾,催淚彈持續性地攻擊、無差別毆打市民、官方勾結黑社會於地鐵車廂中「修理」示威者、被消失被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官方公權力保護的不再是人民,反而是成為壓制民意的武器。
「反送中」運動至今已經超過二年,報社遭查禁,意見領袖遭逮捕,參與者遭清算,整個日益肅殺的氣氛,照見著這個城市的失聲……此抗爭的樣貌,就如同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在70餘年後今日,在香港真實的發生。隨著2020年COVID-19開始於全球蔓延,在我們忙於防疫的同時,香港的民主自由卻一步步遭到吞噬,能逃離的就移民,無法逃離的只能以噤聲一途存活下來,卑微又如此絕望。
為能再次喚醒大眾對香港人權問題的注意,持續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邀請創作版畫的馬來西亞籍藝術家李迪權先生,展出反送中運動相關系列版畫作品,集結百餘張紀錄反送中運動與抗爭的近身觀察創作,除讓世人了解香港處境,也希望喚起生活在民主台灣的民眾關注。
二二八藝文系列
彼日.彼日了後:陳武鎮二二八系列藝術創作展
陳武鎮,1949年屏東萬巒出生,那是一個威權統治的戒嚴時期,他在1969年入伍左營海軍新兵訓練中心,在性向測驗卷上書寫「反中央反對國民黨」八個字,被以「叛亂罪」移送軍法審判,以「懲治叛亂條例第七條」判刑2年,放棄上訴,發監台東泰源感訓監獄。成了政治犯,經歷了囚禁,家人遭受了政治的壓迫,精神及心理上的創痛,驅使他將這些苦難,用畫筆紀錄、用雕刻刀刻畫,提醒著台灣人:別忘記台灣這段曾遭受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蹂躪的歷史。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於2017年與陳武鎮先生合作舉辦「風中的名字」油畫展,2020年再次邀請陳武鎮先生合作,舉辦這次「彼日.彼日了後:陳武鎮二二八系列藝術創作展」,以10座「虐殺」系列木雕作品及18幅「家屬」系列油畫作品,演繹在二二八事件中受難者遭槍殺的瞬間與受難家屬往後日子的煎熬折磨。彼日、彼日了後,是我們台灣歷史永遠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