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名稱:
原高雄市政府(今高雄歷史博物館)
主題照片:
原高雄市役所(日治時期)
縣市:
高雄市
地址或區域:
現址: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plus code :
7QJ2J7GQ+M3
地圖 :
簡述:
日治時期為高雄市役所,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高雄市政府。1992年市政府遷移至苓雅區四維大樓。3月6日被軍隊從大門攻入,為二二八事件期間全臺灣單一地方因鎮壓而傷亡最多處。
文化資產登錄:
古蹟
雲林縣
空間種類:
衙署
雲林縣
現址保存狀況:
日治時期為高雄市役所,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高雄市政府。1992年市政府遷移至苓雅區四維大樓。3月6日被軍隊從大門攻入,為二二八事件期間全臺灣單一地方因鎮壓而傷亡最多處。
遺址類型:
失蹤
傷亡
衝突
會議協商
大規模屠殺
逮捕
抗爭
據點
事發介紹:
高雄市役所,即高雄市政府,原設於哈瑪星湊町,即今高雄市鼓山區,因隨高雄發展,不符使用,是以遷移。新市役所建築於鹽埕榮町,即今高雄市鹽埕區,於1938年動工,於1939年完工,由大野米次郎設計監造,為帝冠式建築。1939年市役所遷至此,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高雄市政府。1992年市政府遷移至苓雅區四維大樓。之後,原市政府建築改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都市史博物館,展覽高雄歷史為主,為認識高雄市史必參觀之地,此建築也見證了高雄市歷史的變遷。但二二八事件期間,高雄市政府卻是全臺灣單一地方因鎮壓而死最多人之處。
二二八事件期間,因為駐軍過度反應,高雄市區發生多起軍人開槍致市民死傷事件。為解決市區軍民對立之極度緊張,3月4日市政府召開市民代表大會,並派遣市長黃仲圖、副議長林建論、時任《臺灣新生報》常務董事陳啟川等3名代表,下午2時驅車前往向高雄要塞本部談判,決定軍警不繳械即時撤退營房,而民眾必須冷靜不再起事。但衝突事件仍然不斷,3月5日更發生臺電電務組組長駱好清上班途中被擊斃於鼓山路。是以,當日市長再次上山會談,此時要塞司令彭孟緝要求市長徵求大家意見,進一步商討具體可行的妥善辦法,相約於次(6)日再來司令部共同商談。於是6日市長再次召集市民代表開會,推派市長、議長等7人前往要塞司令部談判。但彭孟緝突然藉口有刺客與市政府已被暴徒佔據為由,於下午2時發動高雄市全面鎮壓。
軍隊兵分三路進攻市區,沿途開槍,到達市政府即從大門攻入。部分離大門較近人士遭槍擊;有人躲至市府大門旁地下防空洞;有人從市府側門逃出;也有人企圖跳入愛河逃亡,但卻被鐵絲網勾住,而遭士兵開槍。如後來擔任高雄市長的王玉雲回憶,他就是從後門逃出,躲到市府後的妓戶中而逃過一劫。
至今舊市政府外牆仍殘留彈痕遺跡隱隱可見,原建築現已改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2樓有高雄二二八事件常設展,見證與述說過去這段殘酷的悲劇。
圖:今日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照片出處:杜正宇提供,2019年2月28日拍攝。
口述資料:
參考資料:
〈寅魚(6)電〉,檔案管理局編號:A305550000C=0036=9999=4=1=063=0000320460002。
〈寅微(5)戌參電〉,檔案管理局編號: A305550000C=0036=9999=4=2=011=0000320580001。
許雪姬,《續修高雄市志 卷八 社會志─二二八事件篇》,高雄︰高雄市文獻會。
許雪姬、方惠芳訪問,《高雄市二二八事件相關人物訪問紀錄(上)、(中)、(下)》,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5。
侯坤宏,許進發編,「張秉承上言普誠代電呈報嘉義高雄鳳山屏東等地暴動情況 (1947.3.24)」收於侯坤宏,許進發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二)-國家安全局檔案》,臺北:國史館,2002,頁7、41-62。
中研院近史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頁226-227。
中研院近史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頁521-522。
〈號外〉,《國聲報》,1947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