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潘木枝
潘木枝
1902~1947
王石定.jpg

嘉義市人,畢業於日本東京醫學專門學校,之後在東京長谷川內科醫院實習,歷時3年。1935年返台,在嘉義市開業,主持「向生醫院」。

終戰後,1946年嘉義市參議會成立,潘木枝當選市參議員,他參加東門區的競選,以最高票當選(次高票是許世閒),競選期間,沒有積極活動,反而在醫院為患者看病,而且還為另一位候選人林文樹助選,結果兩人雙雙當選。

228事件中,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復志等共12人,前往嘉義水上機場要塞與被困在該處的國府軍談判,因而被拘捕,於3月25日與其他和平談判代表一同被綁赴嘉義市火車站前(現在台汽客運嘉義站的地方)槍斃示眾。

一位在嘉義市開設電器行的洪老先生,在接受訪問時,談到潘木枝,說:

「潘木枝做人真好,對貧苦的患者常常義診,他常常說:『患者將生命交給我,我一定要全心全力為他治療好,不可太重金錢,對貧苦的患者不重視。』他很看重少年人、228事件發生時,有很多嘉中、嘉農的學生要去攻佔機場,他知道這個消息,就要趕過去阻擋,勸他們不要太莽撞,不然犧牲是沒有價值的,他說:『為了和平,不願看到任何一方使用暴力。』可惜那些學生在途中救被軍隊用機槍射死在南門噴水池了。他為了這件事,難過了很久」。

曾經在嘉義地區擔任牧師的黃武東,在其回憶錄中,有一段對潘木枝的回憶,引述如下:

「赴機場的代表中,以副議長潘木枝(按:潘不是副議長,副議長是林文樹)說話最多被帶回嘉義監禁時,他還天真的以為會經過法院公判,還說將在公判時討回公道。直到槍殺的前一天,一名守衛偷偷的在香菸盒上寫字告訴他,明日即將行刑,請他把遺言寫在香菸盒上,他願意轉達其夫人。潘木枝才知道事態嚴重……」。

受過日本近代化法治社會薰陶出來的台灣人如潘木枝,對於不經公開審判竟可槍決人犯的祖國政治,似乎只有在臨死前才看清楚它。從潘木枝身上,我們看到那個年代的台灣人的悲哀。潘木枝死後,屍體一職暴露在槍決地點。隔了一夜,他腳上所穿的皮鞋竟然不翼而非,被看守現場的士兵偷去了。

受到他照顧的朋友和親戚,知道潘木枝被槍決,都紛紛拈香來祭拜他,當時香非常稀少,祭拜他的人只好一個接著一個,用別人拜過的香來祭拜,有些人用到香火已盡,還在用香根祭拜……。潘木枝有7個兒子,其中次子潘英哲,事件中躲在阿里山,也被打死。

(摘錄自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